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华夏风云人物传 > 第72章 刘备借荆州与东吴纠葛

第72章 刘备借荆州与东吴纠葛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华夏风云人物传!

赤壁之战的硝烟初散,长江江面仿若一幅末世残卷。破碎的战船残骸星罗棋布,恰似深秋飘零的败叶,在浑浊湍急的江水中无助地起起伏伏,每一次沉浮都似在低吟着战争的残酷。烧焦的木板散发着刺鼻气味,与尚未散尽的硝烟相互纠缠,那股刺鼻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如同一层厚重的阴霾,挥之不去,无声地诉说着那场惊心动魄大战的惨烈。江边沙滩上,一片狼藉,丢弃的兵器、铠甲散落各处,还有尚未掩埋的尸体,或残缺不全,或面目狰狞,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战争的无情。幸存的士兵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在这片废墟中机械地来回穿梭,他们面容憔悴,眼神中透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却也夹杂着深深的迷茫,不知未来在何方。百姓们也纷纷走出家门,望着这片疮痍之地,眼中满是无奈与悲伤,只能默默地收拾着残局,试图在这片废墟上重建生活的希望。

这场大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破曹军,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使得天下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曹操率领着残军狼狈北撤,一路上丢盔弃甲,短时间内已无力南顾。而刘备与孙权则在战后的荆襄大地上,各自谋划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刘备虽然在赤壁之战中出了力,但根基尚浅,所占有的荆州土地不过是南郡的部分地区。且四周皆为各方势力所环伺,形势岌岌可危,犹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他深知,若想在这乱世之中站稳脚跟,图谋大业,荆州全境乃是不可或缺的根基。此地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实乃兵家必争之地,犹如棋局中的关键棋子,牵一发而动全身。于是,诸葛亮与刘备商议之后,决定向孙权提出借荆州的请求,这一请求,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的又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刘备帐下,关羽被委以出使东吴谈判的重任。关羽一身翠绿长袍,宛如苍松屹立,那长袍随风飘动,更显其身姿挺拔。外罩一副精致的锁子甲,寒光闪烁,每一片甲叶都打磨得光滑平整,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冷冽的光芒,彰显着其主人的不凡。腰系黑色蟒纹腰带,上挂着一柄锋利的宝剑,剑鞘上镶嵌着红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暗夜中的星辰。他手提青龙偃月刀,刀身宽大厚实,刀刃锋利无比,寒光凛冽,仿佛能划破空气,刀身上的纹理仿佛在诉说着它经历过的无数战斗。丹凤眼微微眯起,透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长长的胡须随风飘动,更增添了几分威严,恰似那下凡的战神,令人敬畏。

他威风凛凛地来到东吴,鲁肃早已在营帐外等候。鲁肃身着一袭素色长袍,头戴纶巾,面容和善,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沉稳,宛如一位洞悉世事的智者。见到关羽,连忙迎上前去,拱手行礼,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说道:“云长公,别来无恙。自赤壁之战后,已有许久未曾与君相见,甚是想念。昔日赤壁一战,公之英勇,令肃钦佩不已,今日得见,实乃幸事。”关羽微微点头,还礼道:“子敬,许久不见。昔日并肩作战,共抗曹操,生死与共,今日再见,恍如隔世。公之谋略,亦让羽深感佩服。”二人寒暄几句后,便步入营帐,开始了这场关乎孙刘联盟走向的谈判,营帐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仿佛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声。

关羽大步迈入营帐,目光如炬,毫不避讳地直视着鲁肃,开门见山地表明了刘备借荆州的意图:“子敬,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我家主公志在匡扶汉室,救万民于水火,然至今尚无稳固立足之地。荆州乃战略要冲,我军虽在赤壁之战中出力,却仅得南郡部分,实在难以支撑大业。望东吴能念及孙刘联盟情谊,借荆州与我家主公暂栖,他日必当厚报。正如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主必不负东吴所望。”

鲁肃听后,脸上露出沉思之色,右手轻轻抚摸着胡须,片刻后说道:“云长公,荆州之地,得来实属不易。我东吴将士在赤壁之战中浴血奋战,死伤无数,才从曹操手中夺回。如今要借与皇叔,此事重大,还需从长计议。此乃东吴之根基所在,不得不谨慎对待。”关羽面色一沉,往前迈了一步,身上散发的气势陡然增强,说道:“子敬,想当初赤壁之战,我家主公也倾尽全力,与东吴并肩作战,共抗曹操。战场上,我军将士舍生忘死,毫不退缩。如今皇叔尚无立足之地,借荆州暂栖,日后必当厚报。若东吴此时拒绝,恐怕会寒了我军将士的心,也不利于孙刘联盟的稳固。唇亡齿寒,此乃千古不变之理,望公三思。”鲁肃见关羽态度坚决,也不好直接拒绝,只说要与孙权及众将领商议之后再做答复,心中却在暗自权衡利弊。

东吴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紧张,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孙权高坐主位,面色严肃,目光在下方众臣之间来回扫视,每一个眼神都仿佛带着审视的意味。两旁的文臣武将们整齐站立,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不同的神色,或忧虑,或坚定,或沉思,宛如一幅众生相。孙权清了清嗓子,声音低沉地说道:“今日召集诸位爱卿,是为了商讨刘备借荆州一事。此事关乎我东吴的未来,还望诸位畅所欲言。荆州之得失,关乎东吴兴衰,切不可掉以轻心。”

周瑜率先站出,他身着一身精致的银色铠甲,内衬红色战袍,腰间悬挂着一柄锋利的宝剑,步伐坚定有力,宛如战神下凡。他大声说道:“主公,刘备素有大志,今若借荆州与他,犹如纵虎归山。荆州乃我东吴门户,若落入刘备之手,他日必成大患。依我之见,非但不能借,还要趁机除掉刘备,以绝后患。如今正是良机,不可错失。”周瑜一边说着,一边用力地挥了一下手臂,眼中满是狠厉之色,仿佛已经看到了刘备日后对东吴的威胁。他想到刘备若得了荆州,势力必然壮大,将来定会对东吴构成巨大威胁,心中便涌起一股强烈的危机感,犹如芒在背。

鲁肃却不以为然,他向前一步,拱手行礼,说道:“都督此言差矣。如今曹操虽败,但实力仍在,北方虎视眈眈。我东吴与刘备结盟,方能共抗曹操。若此时拒绝借荆州,刘备必定心怀怨恨,孙刘联盟破裂,曹操便可各个击破。况且,刘备素有仁义之名,借荆州给他,也可彰显我东吴的大度,维系联盟。昔日齐桓公存邢救卫,方成就霸业,我东吴亦当效仿,以大义为先。”鲁肃言辞恳切,目光坚定地看着孙权,他深知孙刘联盟对于东吴的重要性,一旦联盟破裂,东吴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犹如失去羽翼的飞鸟,任人宰割。

朝堂之上,众臣分成两派,争论不休。支持周瑜的将领们纷纷表示,不能养虎为患,必须要为东吴的未来考虑。老将程普向前一步,抱拳说道:“主公,周瑜都督所言极是。刘备野心勃勃,不可不防。荆州如此重要之地,借给刘备,无疑是自掘坟墓。我等追随主公多年,历经无数征战,方有今日之基业,不可轻易拱手让人。”而支持鲁肃的文臣们则认为,联盟才是当下的首要任务,不可因小失大。张昭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主公,鲁肃所言亦有道理。如今曹操实力犹存,若孙刘联盟破裂,曹操必定卷土重来。我们应以大局为重,不可因一时之利而误了大事。昔日苏秦合纵,六国方能抗秦,今我东吴与刘备联盟,亦为抗曹之策。”

孙权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周瑜与鲁肃的话都有道理,他一时难以抉择。他的目光在周瑜和鲁肃身上来回移动,心中权衡着利弊。孙权想到东吴创业的艰辛,从父亲孙坚、兄长孙策开始,历经无数次战斗,才在江东站稳脚跟。如今若因借荆州一事处理不当,导致联盟破裂,东吴多年的努力可能会付诸东流,犹如大厦将倾。但如果轻易将荆州借给刘备,又担心日后难以收回,给东吴带来隐患,仿佛陷入了两难的困境。孙权的内心十分纠结,他陷入了沉思,久久没有说话,整个朝堂也陷入了一片寂静,仿佛时间都凝固了。

许久之后,孙权长叹一声,缓缓说道:“就依子敬所言,借荆州与刘备。但需立下文书,约定日后归还。我东吴以诚信为本,亦望刘备能信守承诺。”孙权的声音虽不高,但在朝堂上却显得格外清晰,仿佛一道惊雷,打破了寂静。众臣听后,有的面露欣慰之色,有的则暗自摇头。周瑜心中虽有不满,但主公已经做出决定,他也只能无奈接受,心中却仍在盘算着如何应对未来的局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