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华夏风云人物传 > 第7章 晋文公重耳的复国路与霸业成

第7章 晋文公重耳的复国路与霸业成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华夏风云人物传!

晋献公末年,骊姬擅权,心怀叵测,欲立其子奚齐为嗣,遂设计构陷太子申生。申生品性纯良,不堪受辱,竟自缢而亡。重耳身为献公之子,亦被卷入这场宫廷纷争的旋涡,为求自保,不得已逃离晋国,由此踏上了充满艰辛与未知的流亡之旅。

重耳出奔之际,心中满是悲愤与怅惘,却又无可奈何。唯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等数位忠肝义胆的臣子不离不弃,追随其左右。他们一路向北,餐风宿露,备尝艰辛,终至狄国。狄国与晋接壤,其君念及重耳的身份与遭遇,心生怜悯,决定予以收留。

于狄国,重耳暂得栖身之所,娶狄女季隗为妻,并育有二子。然重耳之心,犹如困龙志在九天,岂会因一时的安适而忘却晋国的社稷与苍生。岁月悠悠,晋国局势愈发混乱不堪,重耳深知狄国虽能蔽其风雨,却无法助他实现复国的壮志宏图。于是,在狐偃等人的苦劝之下,重耳毅然决定离开狄国,转赴齐国,以图大业。

离狄之后,重耳一行踏上了更为艰难的征程。他们穿越荒山野岭,历经风雨霜雪,干粮殆尽,常常陷入饥寒交迫之境。行至卫国,卫文公却紧闭城门,对重耳一行冷若冰霜,拒不接纳。重耳等人无奈之下,只得继续前行。途中,重耳饥饿难耐,亲自向路边的农夫乞食。农夫见他们衣衫褴褛、形容憔悴,以为是寻常的难民,便随手拾起一块土块掷向重耳,哂笑道:“我自顾尚不果腹,何来食物予尔等乞儿!”重耳见状,顿时忿然作色,便欲拔剑而起。狐偃急忙上前阻拦,劝道:“公子息怒!土者,国之基也,此乃上苍赐予公子的土地,实乃大吉之兆啊!”重耳闻之,心中一动,顿然领悟狐偃的深意。他深知,如今自己虽深陷困境,但只要心怀壮志,不屈不挠,终有一日会重返晋国,主宰这片土地。于是,重耳跪地叩谢上苍,郑重地接过土块,收入囊中,而后率领众人继续前行。

历经千辛万苦,重耳一行终于抵达齐国。齐桓公素闻重耳之名,念其身世坎坷,便以厚礼相待,赐予他们华美的宅邸、丰盛的酒食和精良的车马,更将宗室之女齐姜许配给重耳为妻。在齐国的温柔乡中,重耳渐渐沉醉,往昔流亡的艰辛与复国的重任皆被抛诸脑后,意志日益消沉。

狐偃等人见状,心急如焚,深知若重耳继续这般沉迷下去,晋国的复国大业必将化为泡影。于是,狐偃与齐姜暗中商议,决定设法唤醒重耳。一日夜晚,狐偃等人趁重耳醉酒酣睡之际,将他抬上马车,悄然离开了齐国。重耳酒醒之后,发现自己已远离齐国,顿时大怒,欲与狐偃等人理论。狐偃跪地涕泣道:“公子,我等之所以如此行事,皆因晋国的百姓仍在水火之中,他们日夜期盼公子回去拯救晋国啊!如今公子却留恋齐国的安逸生活,难道忘却了自己肩负的使命吗?”重耳听后,沉默良久,心中的复国之志如星火重燃,渐趋炽热。他深知,自己肩负着晋国的兴衰荣辱,绝不能因一时的享乐而放弃。于是,重耳强抑怒火,整顿心绪,重新踏上了艰难的征程。

离齐之后,重耳一行先后途经曹国、宋国与郑国。在曹国,曹共公听闻重耳骈胁之状,心生好奇,竟在重耳沐浴之时,躲在帘后窥视,重耳深感羞辱,却也只能强压怒火,拂袖而去。宋国宋襄公虽秉持仁义之心,然彼时宋国国力衰微,且自身亦深陷困境,只能以礼相待,却无力给予重耳实质性的援助。至于郑国,郑文公更是对重耳一行冷漠相待,不加礼遇,重耳等人深感世态炎凉,却也只能加快脚步,奔赴楚国。

至楚国,楚成王久闻重耳之名,念其身世可怜,又敬其贤名远播,便以诸侯之礼隆重相待。重耳深感楚成王的恩义,心中铭记。宴会上,楚成王笑问重耳:“公子若返晋国,将何以报我?”重耳从容答道:“若托大王之福,重耳得以回国,晋楚两国若不幸交战,重耳当退避三舍,以报今日之恩。”楚成王闻之,大笑不已,心中却也对重耳的机智与风度暗暗赞赏。

重耳在楚国虽备受礼遇,然复国之志仍未得偿。此时,秦穆公闻重耳之名,派人前来相邀。重耳深知秦国之强大,若能得秦国之助,复国之望必将大增。于是,重耳一行前往秦国。秦穆公热情相迎,并将女儿怀嬴嫁与重耳,以示支持。

在秦国的鼎力相助下,重耳率领秦军,浩浩荡荡返回晋国。彼时,晋国国内局势动荡不安,晋怀公人心尽失。重耳与国内的支持者里应外合,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终于成功击败晋怀公,登上了国君之位,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即位后,目睹晋国多年内乱,民生凋敝,百废待兴。他深知欲兴晋国,当务之急乃是招揽贤才,整顿吏治。于是,他重用狐偃、赵衰、先轸等贤能之士,推行一系列改革举措。赏赐追随自己流亡的臣子和有功之臣,以安人心;整饬官场,选贤任能,罢黜奸佞;重视农桑,发展经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军队战斗力,组建精锐之师。晋国在晋文公的悉心治理下,国力蒸蒸日上,渐呈复兴之象。

不久,周襄王因王子带之乱,向诸侯求救。晋文公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既可借此树立晋国的威望,又能赢得尊王的美名,遂迅速出兵勤王。晋军纪律严明,作战勇猛,迅速平定了周王室内乱,周襄王对晋文公感激涕零,晋国的国际地位因此大幅提升,声名远播。

此后,晋文公将目光投向了南方的楚国。楚国在楚成王的统治下,国力强盛,不断向北扩张,对中原诸国构成了巨大威胁。晋文公深知,若要成就霸业,必须与楚国一较高下,一决雌雄。于是,晋楚两国在城濮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

战前,晋文公心怀忐忑,召太卜郭偃占卜此战之吉凶。郭偃斋戒沐浴,净手焚香,而后虔诚地取出龟甲,置于火上灼烧。随着龟甲的裂纹逐渐显现,郭偃面色凝重,仔细端详许久,缓缓说道:“龟纹纵横交错,形似朱雀翔于天际,此乃大吉之象。上苍示我晋军,此番出征,将得天时之助,士气大振,必能克敌制胜,成就霸业。”文公闻之,心中稍安,然亦知战争胜负非独赖占卜,仍与诸将悉心谋划战略战术,不敢有丝毫懈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