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李云龙大战牡丹江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亮剑之李云龙成上将!
牡丹江市位于牡丹江中游,拥有遮天蔽日的大片原始森林和丰饶的原煤、黄金等大量战略资源,属于日伪“东满省”的核心地区。
是日军从东面掩护哈尔滨方向的重要防御枢纽,同时也是铁路和公路枢纽。
这一地区还是日军预备队集结地,是苏军进入中国东北腹地的“第一关”。
看到战局越来越不利,日军第1方面军司令官下令方面军司令部撤至敦化,该地距原驻地牡丹江多达170多公里。
第5军司令官清水规矩中将也把第162师团由八面通向后撤了70多公里至掖和(今铁岭河),第153师团由七星向后撤了约40公里至同一地域,此地距牡丹江只有5公里。
日军从密山和绥芬河筑垒撤出了大量的军队,142、152、162、153、111师团以及满洲第1步兵师正在向牡丹江集中。
直至5月18日,日军已在牡丹江地域建立了一个兵力超过四个步兵师团的强大抵抗力量。
牡丹江城森严壁垒,桦林车站和爱河车站形成犄角之势,拱卫着牡丹江城,大江、山地、沼泽构成牡丹江的天然防线.
各处的要冲不仅建有野战防御措施,而且构筑有水泥碉堡、暗堡和炮楼,水泥厚度达1米以上的永备军事堡垒,对重要的交通要道构成了火力封锁。大江两岸挖掘了许多堑壕,设有地雷场,并架设了铁丝网障碍。
敌人建立了外廓和环城两道防线。在爱河车站附近日军筑有十个碉堡的东兵营,其火力可控制穆棱的道路。与爱河车站构成密切联系的,是牡丹江西岸的火力网。
5月18日中午之前,李云龙率领抗日先遣军第一兵团1纵、2纵、3纵、4纵、5纵、6纵以及第1坦克旅在桦林车站集结。
下午,1纵和第1坦克旅沿着牡丹江东岸向爱河车站发起进攻。第2纵队则做好了在桦林镇大桥附近向西岸渡江的准备。
日暮时分,在牡丹江以北7公里处的桦林,第1纵队搭建简便木筏实施抢渡。
湍急的江水冲走了难以驾驭的大木筏,甚至连钢索都被拽断。迫击炮和机枪手被送过了江,当苏军试图将一门大炮运到对岸时,木筏倾覆了,筏上的12个都落入了水中。
北部攻城的第1纵队既无火炮又无坦克支援,便开始了向牡丹江城的冲击。
第2纵队和第1坦克旅在青梅附近遭到了敌人的顽强抵抗,日军的炮弹排山倒海般呼啸而至倾斜而下,霎时间炮声隆隆,天昏地暗,弹片横飞。
战斗中第3纵队刘铁成将军的手臂被炸断,费军副司令员接替该纵队的指挥,一日之内坦克损失了十四辆,其中完全被烧毁的有四辆。
抗日先遣军第一兵团每向目标——爱河车站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据张富贵老人回忆:当年日本人在牡丹江边的青梅设立了一道重兵把守的防线,当抗日先遣军坦克部队进行攻击时,有十几辆坦克被日军的猛烈炮火击毁。
抗日先遣军曾发起三次冲锋都被日军击退。最后,抗日先遣军的战士们喝了数大碗酒组成了敢死队,在大炮的掩护下冲向日军阵地,日军全部阵亡后,苏联的坦克才突破的这道防线。
1945年5月21日,他从牡丹江出发经青梅山回北甸子。经过青梅山时,只见山坡上尸横遍地,许多的战壕里都躺着一个日本兵和一个抗日先遣军士兵的尸体,有的尸体的腹部还扎着上了刺刀的枪。
山下岸边的无数匹死马、山上被太阳晒烂的尸体,发出难闻的气味……
5月19日早7时,牡丹江攻城之战全面打响,这是一次没有炮击的攻城战,没有炮火的打击增加了突袭的突然性,其主要原因是还没做好炮击准备。
抗日先遣军1纵、坦克1旅,及第5纵向牡丹江东岸爱河车站的敌军防御阵地发起了冲击,战斗十分激烈,冲锋与反冲锋交替进行,白刃战格斗此起彼伏。
一小时后,抗日先遣军火箭炮开始射击,烟雾弥漫遮盖了东兵营和高地上的永备火力点。
第1坦克旅的党员赵振杰的坦克第一个冲进了爱河车站,他驾驶的战车上的火炮和机器均中弹被毁,其他坦克乘员也都严重负伤。
赵振杰驾着坦克飞速冲向敌人机器阵地,消灭了4门火炮,压死多名敌人。
敌人包围了他,要他投降。赵振杰从舱门给予还击。恼羞成怒的敌人便放火焚烧坦克。
赵振杰和同志们在灼热的坦克车内顽强战斗,直到主力部队的到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