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越来越混乱的局势 (第2/2页)
饥饿如影随形地纠缠着他,随身携带的干粮早已所剩无几,他只能凭借着在山林中采摘的野果和野菜勉强维持生命。那些野果有的酸涩无比,有的甚至带着轻微的毒性,但在饥饿的驱使下,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夜晚降临,寒风呼啸,他没有温暖的床铺,只能蜷缩在冰冷的山洞里,用单薄的衣物抵御着刺骨的寒意。
就这样,他在这艰苦的环境中咬牙坚持着,经过了十几天没日没夜的拼命奔波。他的双脚早已磨出了无数的血泡,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但他心中的信念支撑着他一刻也不敢停歇。终于,他远远地看到了那飘扬在北部的大宋军营的旗帜,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跌跌撞撞地走进了军营。经过层层通报,很快,他便亲自见到了军中那威名赫赫的主帅蔡鯈。龚金友迫不及待地将自己所知晓的那一系列惊人的秘密一五一十地向蔡鯈讲述了出来。
蔡鯈听着龚金友的讲述,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他深知此事的严重性,不敢有丝毫的耽搁。他立刻坐到书桌前,奋笔疾书起来。那笔在纸上飞快地舞动着,仿佛承载着整个大宋的命运。他将龚金友所说的内容详细地记录下来,每一个字都写得刚劲又无力,随后,一方面,动用飞鸽传书,同时也派出800里加急,必须把这个信息用最快的时间传递到大宋天子的面前。
接下来,蔡鯈的神情变得极为凝重,他深知当下局势犹如紧绷的弦,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一场大战。他马上开始着手将自己驻扎在边境的军队进行大规模的调动。营帐内,军令声此起彼伏,传令兵们如穿梭的箭矢般来来往往,将一道道调兵的指令传向各个军营。
士兵们接到命令后,迅速行动起来。有的匆忙收拾行装,打点好武器装备;有的则牵出战马,给它们喂上最后一把草料,准备踏上新的征程。原本整齐排列的营帐被迅速拆除,军队开始有序地移动。骑兵们策马奔腾,扬起阵阵尘土;步兵们迈着坚定的步伐,紧随其后。蔡鯈骑在高头大马上,目光冷峻地扫视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担忧。他唯恐金国在此时对自己展开军事行动,金国向来野心勃勃,此时大宋内部局势复杂,难保他们不会趁虚而入。
同时,他也时刻防御着南部的岳飞。岳飞那可是威名赫赫的将领,军事才能出众,麾下的岳家军更是勇猛无比。蔡鯈心里犯嘀咕,岳飞会不会借机对自己的军营进行偷袭呢?毕竟在这乱世之中,各方势力为了自身利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他一边调动军队加强边境防御,一边安排了大量的斥候,让他们密切监视岳飞军队的动向,一旦有风吹草动,立即汇报。
金国这边,情报网十分发达,很快就获知了蔡鯈大规模调军的信息。金国的将领们聚集在营帐中,气氛显得格外压抑。一位将领愤怒地拍着桌子说道:“明明大宋天子让我们出兵去剿灭赵旭,为什么蔡鯈不但不给我们让路?反而将所有军队都驻扎在十分关键的位置?”
另一位将领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难道是想借助我们出兵的机会偷袭我们吗?这蔡鯈,实在是可恶至极!”金国的统帅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他陷入了沉思,蔡鯈此举究竟有何意图?是奉了大宋天子的密令,还是另有打算?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必须慎重考虑。
就在金国高层为此事争论不休的时候,偏偏在这个时候,西夏和西辽竟然在金国边境频繁有军事调动。边境的斥候不断传来消息,说西夏和西辽的军队在边境地区集结,进行着各种军事演练。金国边境的守军如临大敌,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这种越来越混乱的局势,自然引起了金国高层的关注。原本集结的几十万军队立即停顿不前,士兵们站在原地,看着前方,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行动。金国的统帅深知,此时贸然行动很可能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他担心这种局面里存在着什么样的阴谋,说不定西夏和西辽与大宋达成了某种协议,故意在这个时候制造混乱,引自己上钩。
于是,他下令军队原地待命,加强防御,同时派出更多的间谍,去打探西夏、西辽以及大宋各方的真实意图。整个金国军队都笼罩在一种紧张而又压抑的氛围之中,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而这场未知的暴风雨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谁也无法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