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研究路上波折不断 (第2/2页)
……
[大家要记住这个“三系法”,因为正是这个“三系法”,奠定了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的位置。
1964年五月,袁隆平在发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后,很快引起高度重视。
但因为一些原因,研究只能被迫中断。
索性,在1967年的4月,袁隆平起草“安江农校水稻雄性不孕系选育计划”通过。
于是,在同年6月,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组成的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
研究也终于走上正轨。]
这一波三折的,看得各朝代众人只觉得心惊肉跳。
一开始不觉得什么,现在仔细一算,从袁隆平大学毕业当教师,到如今才走上正轨,就用了快十年的时间。
想到这的人,都齐齐倒抽一口气,这一行,果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下去的。
他们也总算明白,天幕之前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了。
这还真不是性情急躁,静不下来的人能坚持下来的。
前面就已经如此困难了,后面应该就容易了吧。
一定是这样的。
他们衷心的祝福,也笃定着。
……
但现实却是让人遗憾的,虞美人想到后面,叹了口气,但还是说。
[但这条研究杂交水稻的路,却并没有因此一帆风顺。
一开始其实是很好,很顺利的。
直到1968年5月18日晚上,袁隆平团队好不容易培育的700株秧苗,一夜之间,被人拔了个精光!
这可是从1964年到1968年的所有努力啊!
杂交水稻之路,差点就要重新开始。
一生无坚不摧,在别人的质疑诋毁中也十分坚强的袁隆平再也扛不住了。
那个时候的袁隆平浑身直打寒颤,更是在泥地里呆坐了许久。
最后,还是不放弃,拿出他之前在稻田里寻找的劲头,终于在四天后,袁隆平和助手,从枯井中,找到了还幸存的五棵秧苗。]
百姓问完,简直要气炸了。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歹毒之人。
“到底是谁,这也太恶毒了吧。”
“就是说啊,别让我碰见他,信不信我呸他一脸。”
“踏马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我看能做出这事的人不是智障,就是脑干缺失。”说这话的百姓气的,直接把他从天幕那里学过去的骂人词汇都用上了。
瞬间引起了一系列附和的声音。
……
[辛辛苦苦找到了五棵幸存的幼苗后,对待水稻如同老父亲一般的袁爷爷觉得这样不大行。
犹豫半晌,选择离开安江农校,离开妻儿老小,他们跑遍了湖南、云南、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就是为了找到更多雄性不育株。
但两年过去了,对于雄性不育株依旧一无所获。
而在这期间,又发生了很多事情。
原来,他在云南的时候,他们遭遇了7.2级的滇南大地震。
大家现在不用知道7.2级是什么,只要知道,是非常非常严重的天灾就好。
然而,在这一次地震中,别人都忙着逃命,袁隆平团队却一次次冲进危房中,抢救那些珍贵的种子。
他们说,“种子都要下田了,我们怎么能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