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小偃6号 (第2/2页)
简单来说,那时候的李振声,他不仅想研究抗病性的小麦,更想要让它们抗病性强的基因稳定传承下去,而不是消耗的一次性良种。
但大家只是光想想,也知道牧草跟小麦……
怎么可能嘛。
但李振声却抱有了极大的期待,为此,还找到了植物学专家闻洪汉、植物病理学家李振歧。
得到专业科学家的赞同后,李振声大受鼓舞。
于是,他带着组建的团队,一头扎进了研究杂交小麦的道路。]
“然后呢,然后呢。”已经把自己带入进去的百姓们迫不及待想听下文。
救命,后世的育种,他们明明那么陌生。
但怎么这么有代入感呢。
牧草跟小麦诶,就算成功了,想来也不简单吧,过程一定是困难重重吧。
另一边,在各个朝代,山东各地都发生了不知名争执。
特别是姓李的,情绪尤为激烈。
想的大概都是,如何证明后世的“当代后稷”,应该放在自己的族谱上。
就,还挺离谱又合理的。
……
趁着喝水的功夫,让系统悄悄拍了几张照片,虞美人放下杯子,当做什么也不知道,继续科普。
[这道路是意料之中的困难,但远比想象中的更加困难。
因为太多人不相信,牧草跟小麦,有什么关系呢,难道就因为长穗偃麦草和小麦,都是禾本科小麦族的吗。
那他们还说,它们两个所属都不一样呢,研究这个,不就是在浪费时间吗。]
各朝代众人:总感觉天幕又在说他们听不懂的东西。
算了,还是直接放弃挣扎吧,完全听不懂。
……
[但对于李振声来说,比众人的嘲笑奚落更难过的,应该是这个研究若是再不出现成果的话,就会被取缔。
那个时候的李振声真的很辛苦,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了研究当中。
索性,皇天不负有心人,李振声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
1979年,“小偃6号”成功问世。
李振声团队在经过无数漫长的研究,以及无数次的失败之后,终于成功地将偃麦草的抗病和抗逆基因转移到小麦中。
“小偃6号”拥有的抗病性,让它能够优于同期所有小麦,不再惧怕“条锈病”的存在。]
“耶!!!”随着李振声的脚步,百姓也像是走过了那艰辛的岁月,马上不能研究的窘迫,被人奚落的愤怒,看见了胜利的希望。
这期天幕听下来,他们也总算明白,为什么后世的亩产能那么高了。
他们太努力了。
最重要,做这样研究的人还不少。
又聪明,还有学识,那么厉害,居然不去当士人,而是帮助他们这些农民增产粮食,这也太伟大了吧。
……
[然而,这只是胜利的起点,从此,属于李院士的杂交小麦终于扬帆起航,驶向他该有的荣耀。
最难的坎已经过去,李振声却没有因此自满,他仍然走在研究小麦的前路。
面对突如其来的荣誉,李振声说:“我们今天能吃到发面馒头和面包,应该谢谢大自然,也应该谢谢为小麦提供优良基因的小草。”
可事实上,“小偃6号”研发成功后,在陕西首先进行实验。
结局是喜人的,它以超高的产量打败了其他竞争对手。
不久后,“小偃6号”被陕西农业部门列为主要种植品种,新的杂交小麦开始小范围推广。
这还不是终点,后续小偃4号、5号、81号等,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横空出世。
这意味着,小麦的抗病性大大增强,条锈病的问题也迎刃而解,粮食产量更是被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