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朝堂议事 (第2/2页)
沈砚舟十分谦逊有礼,这提议是时姑娘提出的,他只是代为转达罢了。
“父皇,此方法是户部侍郎—时大人,所提,儿臣觉得,此法可行,何不让时大人说说具体的方法呢?”
朝堂上的大臣们也开始交头接耳,有的面露思索之色,似乎在权衡这一建议的利弊。
时晚夏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心中不禁感慨。
这朝堂之上,每一句话,每一个建议,都可能影响着天下百姓的生活。
而她,不过是这宏大棋局中的一颗小小棋子,却也希望能凭借自己的智慧,为这棋局增添一抹不一样的色彩。
太子殿下竟然说出是她提出来的,满心赞叹的话语,让人感到心安。
沈御熙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群臣,缓缓开口:“诸位爱卿,如今我大楚内忧外患,民生、军事、经济皆有隐忧,不知各位可有良策?”
他话落,殿内一阵沉默,大臣们面面相觑,无人敢率先打破这僵局。
时晚夏身姿挺拔,从容出列。
她虽是女子,在这满朝文武的朝堂中却毫不逊色,目光清澈,透着睿智与果敢。
沈御熙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早就猜出这时候站出来发言的会是时晚夏。
这女子向来思维独特,总能想出旁人想不到的办法,就如他所料,这般关键的时刻,她果然挺身而出。
便顺着太子的话,温和地说道:“时爱卿,朝堂议事,皆可畅所欲言,朕对于时爱卿的能力,很是认可的。”
时晚夏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行礼,仪态端庄:“多谢陛下,太子殿下厚爱,那微臣就说说。”
她顿了顿,深吸一口气,条理清晰地阐述起来:“陛下,其实不管是民生,还是军事,亦或是经济。”
“最主要的是让钱流通起来,才能带动消费,带动百姓的积极性。”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议论纷纷,有的大臣面露疑惑,有的则微微点头,似乎在思索这番话的深意。
时晚夏并未在意旁人的反应,继续有条不紊地说道:“所以,我们朝廷要做的就是第一步,开市。对于从商的商人,要进行好的扶持和支持,鼓励他们。”
“时爱卿,这开市一说,具体该如何施行?”沈御熙追问道,眼中满是期待。
时晚夏不慌不忙,娓娓道来:“陛下,首先,我们可以在京城及各大重要城镇设立专门的集市,规范交易场所,制定公平公正的交易规则,保障买卖双方的权益。”
“其次,降低商税,减轻商人的负担,让他们有利可图,自然就会积极投身商业活动。再者,设立商会,让商人们能够互相交流、合作,共同发展。”
“朝廷还可以选派官员对商会进行监管,确保其运营符合国家利益。”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又掷地有声,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
大臣们听得入神,原本的疑虑渐渐被她清晰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计划所打消。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认可她的提议。
礼部尚书站了出来,眉头紧皱,满脸忧虑:“时大人,自古以来,重农抑商乃是治国之本。”
“如今你却要大力扶持商业,这恐怕会动摇国之根基,使百姓人心浮躁,只图逐利,荒废农事啊。”
时晚夏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回应道:“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但如今时代不同,我苍凌面临诸多困境,若一味守旧,恐难破局。”
“农业固然重要,是国家之根本,可商业同样能为国家带来巨大的财富。”
“商业繁荣了,便能为农业提供更多的物资和技术支持,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
“而且,我们鼓励商业,并不意味着忽视农业,反而可以通过商业的发展,带动农业的进步,比如引进新的农具、种子,改善灌溉设施等等。”
礼部尚书听了,一时语塞,心中虽仍有疑虑,但也不得不承认时晚夏说得在理。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陷入沉思,觉得时晚夏的想法确实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