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治疗布病 (第2/2页)
经过一段时间紧张忙碌的治疗后,阿布都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缓解,他感激涕零地向医生表达着自己内心深处的谢意。与此同时,徒弟们手中的病案本子上又增添了厚厚的好几页记录。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见证了他们在这段时间里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以及不断成长进步的足迹。
每日的看诊工作告一段落之后,小桂都会特意抽出一些时间来指导徒弟们完善当日的病案记录。她会耐心地带领着这群年轻人一起仔细回顾每一位病患的具体状况、精准的诊断结果、合理的用药方案等等细节内容。不仅如此,小桂还会就用药选择提出一系列问题,比如:“为何选用这种药物而非另外一种呢?”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徒弟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并检验他们对于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
在众多徒弟当中,小桂发现巴桑由于出生于藏医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因此在这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无论是对病症的判断还是药物的搭配使用,巴桑往往能够迅速且准确地给出答案,让人不禁为之赞叹。而多吉则是被莫珺私下当作未来的首领重点培养对象,所以他的思维更为深入缜密,考虑问题全面周到,常常能从不同角度分析病情并提供独到的见解。至于其他几位徒弟虽然暂时没有像巴桑和多吉那样表现得十分突出,但至少也能够紧紧跟随着大家的步伐,努力学习不落下风。
小桂语重心长地对他的徒弟们说道:“你们啊,千万不要以为给病人看诊就仅仅局限于‘望闻问切’这四个步骤那么简单!咱们还需要深入了解许多隐藏在表面现象背后的重要情况呢。就拿地域差异来说吧,像西藏地区的人们,他们日常所食用的食物跟新疆这边可是大相径庭哦。而且呀,由于居住环境的截然不同,两地人民患上的疾病种类往往也有所区别。”
小桂顿了顿,接着解释道:“你们想想看,不同的地理环境必然塑造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偏好。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常见病症自然也就各不相同啦。所以说,当我们下诊断结论时,必须要全面、综合地进行分析判断,仔仔细细地评估到底是人体哪个部分失去了平衡,从而导致生病。只有精准地找出最为关键的致病根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因势利导、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这样才能够真正取得显着的疗效哟。”
说到这里,小桂又强调了一下中医理论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就好比对于热性体质的患者,要用寒性药物来加以调理;而对于体虚之人,则应该采用滋补的方法来增强其体质……总之,一定要灵活运用这些基本原理,结合实际病情对症下药才行呐!”
众人皆聚精会神地聆听着,不敢有半分疏忽大意。只见小桂正专心致志地给远在京城的公公婆婆写信,她在信中满怀欣喜地告知公婆,自己如今已招收众多门徒,并恳请公婆帮忙捎带一些银针和医疗器械过来。时光匆匆流逝,果不其然,大约七八天后的一个清晨,晴朗的天空中忽然传来一阵嘹亮的鸟鸣声。众人仰头望去,只见一只体型硕大无比的海东青宛如一道闪电般疾驰而来。它那宽阔有力的翅膀不断扑扇着,掀起阵阵狂风,而其锋利的爪子紧紧抓着一个沉甸甸的包袱。
站在人群前方的莫珺见状,赶忙快步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从海东青的爪子上取下那个神秘的包袱。当他轻轻解开包袱时,发现里面不仅整齐摆放着几本珍贵的医书,还夹带有爹娘写给他们夫妻二人饱含深情厚意的书信。此外,在包袱的角落里,另有一个小巧精致的包裹,莫珺好奇地将其打开一看,竟是整整七副闪烁着银光的银针!
众所周知,唯有京城的工部方能制造出如此精细绝伦、巧夺天工的银针与金针。然而,地处这偏远荒凉的边疆之地,受限于落后的工艺水平,根本无法打造出这般品质上乘的医疗器具。就在当天夜幕降临之际,一脸肃穆的小桂郑重其事地对几位徒儿说道:“明日为师将会为你们举行一场意义非凡的‘授针仪式’,届时尔等务必换上得体整洁的衣物,以表庄重。”听闻此言,众徒儿们纷纷点头应诺,表示一定会谨遵师命。
授针仪式是在一个清晨举行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在院子里,斑驳陆离。徒弟们早早地换上最新最干净整洁的衣服聚集在这里,他们的眼神中满是期待与敬畏,仿佛即将开启一段神秘而神圣的旅程。
小桂站在院子中央,她的面容柔和,眼睛明亮,仿佛藏着星辰大海。她的声音轻柔而坚定,像是从远方传来的暖风,拂过每一个人的心田:“孩子们,今日授你们银针,这不仅仅是传授一门技艺,更是将一份责任与使命交到你们手中。银针虽小,却能通经络、调气血,救人性命于危难之间。但你们可曾想过,这银针若是用错了地方,又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徒弟们屏住呼吸,只觉得心中沉甸甸的。小桂神医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这银针来之不易,每一根都是工部的精工巧匠精心打造的。它们在火与锤的淬炼中诞生,每一根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在边远之地,这样的银针极为难得,是海东青飞了千万里送过来的。它们跨越山川湖海,只为来到我们手中,守护这片土地上每一个平凡的生命。”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中闪过一丝温柔:“孩子们,这银针不仅仅是治疗的工具,更是我们与生命对话的桥梁。每一根银针,都承载着天地之灵,每一次下针,都需心如止水,如履薄冰。你们要记住,这不仅仅是对患者负责,更是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徒弟们听得入神,只觉得心中有一股热流在涌动。
小桂把藏在背后的手拿出来,那只手里是一个小包裹,打开里面是七个针灸包,每个包里都插着一排排精致的银针,它们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她拿起一套银针,轻轻递给第一个徒弟:“孩子,这银针是你们的武器,也是你们的信仰。从今日起,你们要用心去感受每一根针的温度,用智慧去洞察每一处经络的奥秘。记住,每一次下针,都要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徒弟们依次接过银针,他们的手微微颤抖,但眼神却坚定无比。那一刻,他们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光荣与骄傲,同时也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当最后一套银针交到徒弟手中时,小桂神医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欣慰:“孩子们,从今日起,你们就是这门古老技艺的传承者。愿你们用这银针,为世间带来光明,为生命带来希望。”徒弟们齐齐跪下,向着小桂神医深深叩首。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铠甲。
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的生命将与这银针紧紧相连,他们的使命才刚刚开始。小桂神医站在阳光中,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春日的暖阳,温暖而明媚。她轻声说道:“去吧,孩子们,带着这份责任和爱,去守护每一个需要你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