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花妖小桂 > 第237章 高昌国

第237章 高昌国 (第2/2页)

就在这时,多吉突然抬起头,皱着眉头,环顾四周,疑惑地问道:“师父,这里怎么没有猪肉呢?”巴桑也跟着点头,似乎也觉得少了些什么。

莫珺听到这话,急忙抬起手,将食指轻轻放在嘴唇上,眼神严肃地提醒他们:“嘘,小声点。”他压低声音,耐心地解释道:“这里的人大多信奉伊斯兰教,不吃猪肉。对他们来说,这是宗教信仰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在这里,人们主要吃牛羊肉,这些肉类不仅美味,也符合他们的饮食习惯。”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切记,不可在这里吃猪肉,也尽量不要提起猪肉。这是对他们信仰和习俗的尊重,也是我们作为外乡人应有的礼貌。”多吉和巴桑听了,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失言,脸上露出歉意的表情,赶忙低下头,不再多言。

莫珺见两人明白了,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微笑。他拿起一块手抓羊肉,轻轻撕下一块,放进嘴里,细细咀嚼,仿佛在用味蕾感受这片土地的风情。多吉和巴桑也跟着拿起食物,小心翼翼地品尝起来,生怕再犯什么错。

酒馆里,人们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欢乐的气息。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信仰和习俗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人们紧紧相连,而尊重与包容,则是这片土地上最温暖的底色。

格桑仰起头,清澈的眼睛里满是好奇,她轻声问小桂:“师父,她们这里不用像我们部落那样到处跑,四处为家吗?”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羡慕,也有一丝不解。在她的心中,部落的生活总是与迁徙和流浪相伴,而眼前这座城市的宁静与安稳,让她感到新奇。

小桂微微一笑,目光温和地看着格桑。她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整理思绪,然后轻声说道:“这里的人盖了很多房子,应该就是定居下来了。”她指着远处那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屋顶上袅袅升起的炊烟,还有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继续说道:“这说明这里的城市有固定的水源,有肥沃的绿洲,还有能够带来收成的田地。只有这样,人们才会选择在这里定居,不再四处漂泊。”

格桑顺着小桂的目光看去,只见远处的田野里,绿油油的庄稼随风摇曳,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田间的小溪潺潺流淌,清澈的水流滋润着每一寸土地。她想象着在这片土地上,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再需要像部落一样,为了寻找水源和牧场而奔波。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在她心底悄然升起——那是一种对安稳生活的向往。

小桂似乎看出了格桑的思绪,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每个地方的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你们部落的生活虽然自由,但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这里的人们,选择了另一种生活——用勤劳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属于自己的家园。无论是哪种生活,都有它的美好和意义。”

格桑点了点头,眼神中多了一份坚定。她明白了,无论是漂泊还是定居,都是人们对生活的选择,而每一种选择都值得尊重。

小桂和格桑正在聊着,忽然一阵嘈杂声从外面传来。那是一群孩子的叫嚷声,声音里带着一种童稚的恶意:“瘸子来了,大瘸子带着小瘸子,一家都是瘸子……”声音越来越近,孩子们的笑声也越来越大,仿佛在庆祝自己的“发现”。

被围观的妇人一瘸一拐地走着,抬起头,目光落在远处那群孩子身上。她的脸上没有表情,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死水,仿佛那些叫嚷声与她毫无关系。她领着的小女孩却不一样。她原本专注地玩着小石子,听到那些话后,手里的石子“哗啦”一下掉在地上。她抬起头,眼睛里瞬间蒙上了一层泪光,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反驳,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那妇人见状,轻轻叹了口气,她走路时一瘸一拐的,每一步都显得有些艰难。小女孩紧紧抓住妇人的衣角,同样是一瘸一拐地跟在后面。她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单薄,但又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坚韧。孩子们还在继续嘲笑,声音在小巷里回荡。然而,那妇人和小女孩并没有停下脚步,也没有回头。她们就这样默默地走着,仿佛那些声音根本不存在。小女孩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她始终没有让它们流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