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红楼白话版 > 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1

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1 (第2/2页)

黛玉见他这样,伸手去抢荷包,笑道:

“你不是说不要了吗,现在又戴上,真是我都替你骚得慌!”

她说着,笑出了声。

宝玉道:

“好妹妹,明天你再给我做个香袋吧。”

黛玉笑道:

“那也得看我心情。”

说完,两人一起走出房间,朝王夫人房里去了。

巧的是,宝钗也在里面。

诗曰:

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

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

生活的奢华固然令人羡慕,但离别之情却让人难以承受。

即使赢得了虚名在世,又有谁能真正体会其中的辛酸苦辣呢?

这时王夫人那边热闹非常。

原来贾蔷已经从姑苏购买了十二个女孩子,并聘请了老师教他们表演,还准备了她们的服饰等物品。

薛姨妈则迁到了东北的一座幽静房子居住,将梨香院腾出来修整,并指派老师在那里教演女戏。

她还派了家中以前学过歌唱的老妇人来带领管理。贾蔷负责处理日常的开销和物料账目等事务。

另外,林之孝家的也来回报告说:

“我买到了十个小尼姑和小道姑,还有新做的二十套道袍。”

“外面有一个带发修行的姑娘,本来是苏州人家,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

“她自小多病,尝试了很多替身,都不管用,最终她自己入了空门,才好了。”

“她今年十八岁,法名妙玉。”

“她的父母都已经去世,身边只剩下两个老嬷嬷和一个小丫头服侍。”

“她的文墨很通,背诵经文也不需要学习,长得非常好。”

“听说‘长安’有观音遗迹和贝叶遗文,她跟随师父来到了这里,现在住在西门外的牟尼院。”

“她的师父非常擅长先天神数,今年冬天圆寂了。”

“妙玉本打算把师父的灵柩带回故乡,但师父临终时嘱咐她,说‘侯门公府一定以贵势压人,我不能再去’。所以她没回乡。”

王夫人听后笑着说:

“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接她过来呢?”

林之孝家的答道:

“她说‘侯门公府必定会用贵势压人,我再也不去’。”

王夫人笑着回应:

“她既然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当然会有些傲气,咱们可以下帖子请她过来。”

林之孝家的应允后出去,并命书启相公写请帖,请妙玉来。

第二天,她派人准备了车轿去接妙玉。

这些事暂时先不谈,后面还会继续处理。

这时,又有人回来报告,说工程上需要糊东西的纱绫,请凤姐去挑选纱绫;

又有人来报告,请凤姐去开库房,收取金银器皿。

连王夫人和上房的丫鬟等人,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

宝钗于是说:

“咱们别在这里碍手碍脚,去找探丫头聊聊。”

说着,便带着宝玉和黛玉去迎春她们的房间里玩,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

王夫人等人天天忙碌,直到十月将尽,终于一切都准备齐全:

各处的监管账目都已交清,所有的古董文玩也都陈列妥当。

采办的鸟禽和小动物,包括仙鹤、孔雀、鹿、兔、鸡、鹅等,全部已经购买完毕,并交给园中各个景区饲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