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3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红楼白话版!
篱笆外的山坡下,有一口土井,旁边有桔槔和辘轳等设施。下面是分成几畦的菜地,蔬菜和花朵漫无边际地生长着。
贾政笑道:
“这个地方倒真有几分道理。”
“虽然是人力所为,但一看到这里,不禁让我也有了归隐田园的念头。”
“我们进去休息一下吧。”
说完,他便打算走进篱笆门去,突然看到路旁有一块石碑,显然是为了题字准备的。
众人笑道:
“更妙了!”
“如果这里挂上匾额,村里的田园风格便更为突出了。”
“立下这块石碑,又为景色增添了许多色彩,非范石湖的田家诗句不足以描绘其妙处。”
贾政说道:
“各位请提名。”
众人纷纷建议,有人提到:
“刚才世兄说‘编新不如述旧’,这里古人早已描述得很完善,直接写‘杏花村’就非常妙。”
贾政听后笑着对贾珍说:
“幸亏你提醒我。”
“这里的确很妙,只是还缺少一个酒幌。”
“明天就做一个,不必华丽,按外面村庄的样式做一个,挂在树梢上。”
贾珍答应了,接着说道:
“这里也不适合养其他的鸟类,最好买些鹅、鸭、鸡之类的,才更符合这里的气氛。”
贾政和其他人都觉得这个建议很不错。
贾政接着对众人说:
“‘杏花村’确实不错,但这名字有些过于直白,等到真正命名时再定吧。”
众人纷纷表示同意:
“是的。”
“现在不急,虚拟的名字也可以。”
“到底什么字样好呢?”
大家沉思时,宝玉却等不及了,也不听贾政的命令,便脱口而出:
“旧诗有云:‘红杏梢头挂酒旗。’现在不如用‘杏帘在望’四个字怎么样?”
众人听了,纷纷称赞:
“‘在望’真是好,巧妙地与‘杏花村’呼应。”
宝玉冷笑着说道:
“如果村名就用‘杏花’二字,那就太俗气了。”
“其实还有古人诗云:‘柴门临水稻花香。’为什么不干脆叫‘稻香村’呢?也别有一番韵味。”
众人听了,纷纷笑着拍手称好:
“妙!”
然而,贾政却猛然一喝:
“你个无知的小子!”
“你能记住多少古人的诗句,能背几首诗,竟敢在老先生面前卖弄!”
“你刚才那些胡说八道,不过是我故意考你,取笑你而已,你居然认真了!”
说着,贾政引领众人步入茅屋堂内。
里面的窗子是纸做的,木榻简单朴素,一派富贵气象瞬间消失。
贾政心里虽有些欢喜,却还是看着宝玉问道:
“这个地方怎么样?”
众人听见这个问题,急忙悄悄推宝玉,让他称赞几句。
宝玉却没有听从他们的暗示,直接回答道:
“比不上‘有凤来仪’好得多。”
贾政听后,气得骂道:
“无知的愚蠢小子!”
“你只知道朱楼画栋、华丽富丽的地方好,哪里知道这种清幽的气象!”
“你终究是没读书,见识浅薄!”
宝玉忙不迭地答道:
“老爷的教诲是对的,但古人常说‘天然’二字,不知这是什么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