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薛宝钗小恙梨香院贾宝玉大醉绛芸轩3 (第2/2页)
“好妹妹,你别撒谎,你看看这三个字,哪一个最好?”
黛玉抬头看了看门斗上新写的字,笑着说道:
“每个字都好。”
“怎么写得这么好!”
“明天也替我写一个匾吧。”
宝玉嘻嘻一笑,说道:
“又在哄我了。”
接着又问:
“袭人姐姐呢?”
晴雯向里间炕上努了努嘴。
宝玉看去,见袭人正躺在炕上,穿着衣服睡着了。
宝玉笑着说道:
“好,太早就给她暖好了。”
接着,他又问晴雯:
“今天我在那府里吃早饭时,有一碟豆腐皮包子,我知道你喜欢吃,特地跟珍大奶奶说了,告诉她晚上我留着给你吃,叫人送过来,你吃了吗?”
晴雯回答道:
“别提了。”
“一送过来,我就知道是给我的,但我刚吃过饭,就把它搁在那里。”
“后来,李奶奶来了,看见了就说:‘宝玉未必会吃,还是拿去给我孙子吃吧。’”
“她就让人把它拿走了。”
这时,茜雪捧着茶进来。宝玉说:
“林妹妹喝茶吧。”
众人笑着说:
“林妹妹早就走了,你还让呢。”
宝玉喝了半碗茶,忽然又想起早上的茶,问茜雪:
“我早上喝了一碗枫露茶,我说过那茶三四次泡后才好,怎么这会儿又泡了这个?”
茜雪回答道:
“我原本是留着的,后来李奶奶来了,她想尝一尝,就给她喝了。”
宝玉听了,愤怒地把手中的茶杯扔到地上,茶杯应声摔碎,茶水泼了茜雪一身。
宝玉跳起来,指着茜雪怒道:
“他是你们哪门子的奶奶,你们这么孝敬他?”
“不过是我小时候吃过他几日奶罢了。”
“如今他逞得比祖宗还大!”
“我现在连奶都喝不着了,白白养着个祖宗做什么!”
“赶他出去,大家都干净!”
说完,他立刻转身要回贾母房中,准备赶走他的乳母。
次日清晨,秦钟一行前来拜访,宝玉忙迎接他们,带着他们去见贾母。
贾母见到秦钟,觉得他不仅形容俊秀、举止温文尔雅,而且气质高贵,正是可以与宝玉一起读书的良伴,心中十分高兴。
于是,她便留下他们一起喝茶吃饭,并且安排人带秦钟去见王夫人等人。
王夫人等人也都喜欢秦家,见了秦钟的人品如此,也都感到十分满意,临走时,都赠送了礼物。
贾母特别赏了一个荷包和一个金魁星,寓意“文星和合”。
她还叮嘱秦钟:
“你家住得远,生活上不便,寒热饥饱之事不用担心,可以住在我这里,别太拘束。”
“你与宝叔在一起,不要跟那些不成材的家伙们学。”
秦钟答应着回去禀告。
秦钟的父亲,秦业,是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妻子早亡。
因为当年没有儿女,他便向养生堂收养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可惜儿子早逝,只有一个女儿,小名叫可儿,长大后美丽动人,性格风流。
由于与贾家有些联系,因此与贾蓉结成了婚约。
秦业五十岁时才得到了秦钟。去年,秦业的老师去世,未能立即请到新的老师,只得在家里让秦钟温习旧课。
正打算与亲家商议,送秦钟去家塾深造,免得学业荒废,恰好遇见了宝玉。
知道贾家有一所学塾,且由贾代儒主持,这位老儒学者声望极高,因此秦业认为秦钟去贾家塾学,学业必定有很大的进步,也有可能成名,因此十分高兴。
然而,秦业家境贫寒,身为官员,向贾家送礼时,礼数必定要丰厚。
虽然家里并不宽裕,但为了儿子的前途,还是东拼西凑,送了二十四两的见面礼,亲自带着秦钟来拜见贾代儒,并商议让秦钟进入塾中与宝玉一同学习。
正如古人所说:
“早知日后闲争气,岂肯今朝错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