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立新场情传幻境情1 (第2/2页)
“这里真好!”
秦氏笑道:
“这里连神仙都能住得了。”
她亲自为宝玉整理床铺,铺上了西子浣过的纱衾,移开了红娘抱过的鸳枕。
众奶母们照顾宝玉入睡后便退出,只留下袭人、媚人、晴雯、麝月四个丫鬟陪伴。
秦氏则吩咐其他丫鬟们看守着院子,防止猫儿狗儿打架。
宝玉刚合上眼,便感到困倦,昏昏入梦,仿佛随仙姑来到一个幽静的地方。
那里有朱红的栏杆、洁白的石头,绿树成荫,清澈的小溪流淌,真是一个人迹稀少、尘土不染的世外桃源。
宝玉在梦中感到十分高兴,心想:
“这个地方真好,我就在这里过一辈子吧,就算失去了家业也无所谓,至少比天天被父母和师傅责罚强。”
正胡思乱想之时,忽然听到山后传来一阵女子的歌声,歌声轻柔婉转,唱道: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宝玉听得出这是女子的声音,歌声未止,就见一个人轻盈地走了出来,步伐轻盈,姿态与常人不同。
她仿佛是从画中走出的仙子,宝玉心中惊讶,随即有赋作证,描述了仙姑的美丽与超凡脱俗:
她从柳树丛中走出,花房边轻轻地出现;她走过的地方,鸟儿惊飞,庭院中的树影晃动。
她身着仙衣,轻盈如飘,芬芳的麝香沁人心脾;她的衣裙欲动,伴随着响亮的铃声;她的笑容如春日桃花,眉如翠山,唇红如樱,牙白如玉。
她的身姿如同回风舞雪,珠翠在她额头闪耀,她如同花间精灵,既活泼伶俐,又含蓄优雅。
她的眼神里有着如同春梅绽放、秋菊披霜般的洁净与静谧,气质如松柏生于空谷,艳如霞光照耀澄明湖水。
宝玉看到这一位仙姑,惊叹于她的美丽与超凡脱俗,喜不自胜,忙上前行礼,笑问道:
“神仙姐姐,不知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不知这里是什么地方,你能否带我一起去游览一番?”
仙姑笑道:
“我住在离恨天上,灌愁海中,乃是春山遣香洞的太虚幻境警幻仙姑。”
“我的职责是掌管人间的风情月债,纠缠男女人情的恩怨。最近风流冤孽缠绵于此,我是来此探访的,散布相思之情。”
“今偶遇你,亦非偶然。我这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自采的仙茗一盏、亲手酿制的美酒一瓮,还有几位舞姬和我新填的《红楼梦》仙曲,你愿意随我游玩一番吗?”
宝玉听了非常高兴,立刻答应,甚至忘了秦氏还在何处,便随仙姑一同前往。
在她的引导下,宝玉来到一个地方,看到一块石牌,上面写着“太虚幻境”四个大字。
两边还各有一副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转过牌坊,是一座宫门,上面也有四个大字,写着“孽海情天”。
又有一副对联: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宝玉看着这些文字,心中略有些困惑,想道:
“原来如此。‘古今之情’和‘风月之债’是什么意思呢?”
“从今往后,我一定要好好领悟。”
他心中这样思索,却不知自己已经陷入了这个奇异境界的魔力之中。
随即,宝玉跟着仙姑进入了一个二层门内,只见两边的配殿上挂满了匾额和对联,目不暇接。
其中有几处写着“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怨司”“春感司”“秋悲司”等等。
宝玉看了看,忍不住问仙姑:
“这些都是些什么地方?”
“可否带我去游览游览?”
仙姑微微一笑,道:
“这些地方贮存的是普天之下所有女子的情感簿册,凡人之眼无法窥见。”
宝玉听了,哪里肯甘心,便再三请求,仙姑无奈,说:
“既然如此,那就带你去薄命司随喜一游吧。”
于是,宝玉跟着仙姑来到“薄命司”,司门上写着“三个字:薄命司”。
两边的对联写道:
春恨秋悲皆自惹,
花容月貌为谁妍?
宝玉看到这副对联,心中暗自思量:
“春恨秋悲,都是自己招惹的。花容月貌,究竟是为谁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