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4 (第2/2页)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士隐听到这些歌谣,上前问道:
“你口中胡说些什么?”
“只听得‘好’‘了’‘好’‘了’。”
道人听后笑道:
“你既然能听出‘好’‘了’,便算明白人。”
“世上万事万物,‘好’便是‘了’,‘了’便是‘好’。”
“若不了,便不好;若想好,必须了。”
“这歌名叫《好了歌》。”
士隐本是有悟性的人,听后心中豁然开朗,便说道:
“且住!让我来为你的《好了歌》作一番注解如何?”
道人笑着说:
“请解,请解。”
士隐于是说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
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
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简陋的房屋空荡荡的厅堂,当年这里满床都是笏板。
枯草和枯杨树的地方,曾经是歌舞的场所。
雕梁上结满了蜘蛛网, 绿色的纱如今又糊在了蓬窗上。
说什么胭脂正浓,香粉正香,怎么转眼间两鬓就变成了白霜?
昨天在黄土坡头送走了逝者, 今晚就在红灯帐里卧着鸳鸯。
装满了金子箱子,装满了银子箱子,转眼间乞丐都对他诽谤。
正感叹别人命短,哪知自己也很快死去!
教训子女很有方法,也保不定日后会做强盗。
挑选富贵人家的子弟,谁能想到会流落到烟花巷!
因为嫌弃官职小,结果导致戴上了枷锁, 昨天还怜悯破袄寒冷,今天又嫌蟒袍太长。
乱哄哄的,你刚唱完我登场, 反而把他乡认作故乡。
太荒唐了,到最后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道人听罢,拍掌大笑道:
“解得好,解得切!”
士隐笑道:
“走吧!”
竟抢过道人肩上的褡裢背上,与那道人一同飘然离去。
此事轰动街坊,众人纷纷议论传说。
士隐妻子封氏得知此事,悲痛欲绝,哭得昏死过去,只得与父亲商议,派人四处寻找,但毫无消息。
无奈之下,她只得依靠父母过活,身边幸有两个旧丫鬟相伴,主仆三人日夜做些针线活换钱维生,勉强度日。
封肃虽每日抱怨,但也无可奈何。
某日,甄家的大丫鬟在门前买线,忽听街上传来喝道声,众人都说新太爷到任。
丫鬟赶紧隐在门内偷看,只见一队队衙役快步而过,随后一顶大轿抬着一位身穿乌纱帽、猩红袍的官员缓缓地经过。
丫鬟不禁怔住,暗自思忖:
“这位官员看着真是眼熟,像是在哪里见过。”
她回到屋里,不再多想,丢下此事不提。
当晚,刚准备休息时,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来,门外人声嘈杂,大喊道:
“本府太爷差人传人问话!”
封肃听闻,吓得目瞪口呆,不知出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