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红楼白话版 > 第八十八回博庭欢宝玉赞孤儿 正家法贾珍鞭悍仆

第八十八回博庭欢宝玉赞孤儿 正家法贾珍鞭悍仆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红楼白话版!

彩屏出去,和鸳鸯一起进来。鸳鸯还带着一个小丫头,提着一个小黄绢包。惜春笑着问道:“什么事儿呀?”

鸳鸯说道:

“老太太因为明年八十一岁,是个暗九。

就许下一场九昼夜的功德法事,还发愿要写三千六百五十零一部《金刚经》。

这已经交给外面的人去写了。

但是俗话说,《金刚经》就像是道家的符壳,《心经》才算是符胆。

所以,在写《金刚经》的时候,一定要穿插着《心经》,这样更有功德。

老太太觉得《心经》更为要紧,而且观自在菩萨又是女菩萨,所以想让几个亲丁奶奶姑娘们写上三百六十五部,这样既虔诚,又干净。

咱们家里除了二奶奶,一来她当家没空闲,二来她也写不了,其余会写字的,不管写多写少,连东府珍大奶奶、姨娘们都分了任务,本家里面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惜春听了,点点头说道:

“别的我做不来,要是写经,我最愿意了。

你把东西放下,喝口茶吧。”

鸳鸯这才把那小包放在桌上,和惜春一起坐下。

彩屏倒了一杯茶过来。惜春笑着问道:“你写不写呢?”

鸳鸯说:“姑娘又说笑了。前几年还行,这三四年,姑娘你见我还拿过笔吗?”

惜春说:“这可是有功德的事儿。”

鸳鸯说道:

“我也有一件事:向来服侍老太太安歇之后,我自己会念上些米佛,已经念了三年多了。

我把这些米收好了,等老太太做功德的时候,我把它们衬在里头,供佛施食,这也是我的一点诚心。”

惜春说道:“这么说来,老太太做了观音,你就是龙女了。”

鸳鸯说道:“我哪能比得上那个身份!不过除了老太太,别人我也服侍不来,也不知道前世是什么缘分。”

说着就要走,她让小丫头把小绢包打开,拿出来说:“这一扎素纸,是用来写《心经》的。”

又拿起一扎藏香,说道:“这是写经的时候点着用的。”

惜春都应承下来。

鸳鸯于是告辞出来,和小丫头来到贾母房中,回禀了一遍。只见贾母正和李纨玩双陆棋,鸳鸯在旁边看着。

李纨的骰子运气好,掷下去,把老太太的棋子打下好几个。鸳鸯抿着嘴笑。

忽然看见宝玉进来,手里提着两个细蔑丝编的小笼子,笼子里有几只蝈蝈,说道:

“我听说老太太夜里睡不着,我给老太太留下解解闷。”

贾母笑着说:“你别瞅着你老子不在家,就只顾着淘气。”

宝玉笑着说:“我没淘气。”

贾母说:“你没淘气,不在学房里念书,为什么又弄这个东西呢?”

宝玉说道:

“不是我自己弄的。

今天因为师父让环儿和兰儿对对子,环儿对不上来,我悄悄告诉了他。

他说了之后,师父很高兴,夸了他两句。

他感激我的情,就买了这个来孝敬我。

我才拿来孝敬老太太。”

贾母说道:

“他不是天天念书吗,为什么对不上来?

对不上来,就叫你儒大爷爷打他嘴巴,看他害不害臊!

你也够可以的,不记得你老子在家的时候,一叫你作诗做词,你吓得像个小鬼儿似的?

这会儿又说大话了。

那环儿这小子更没出息,求人替他做,还变着法儿打点人。

这么小的孩子,就搞这些鬼把戏,也不害臊,等长大了,还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呢!”

说得满屋子的人都笑了。

贾母又问道:

“兰小子呢,作对子做上来了没有?这回该环儿替他了,他又比环儿小,是不是?”

宝玉笑着说:“他倒是自己对上来的。”

贾母说道:

“我不信,不然,就是你又捣鬼了。

如今你可不得了,‘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

你又会做文章了。”

宝玉笑着说道:

“真的是他作的。

师父还夸他将来一定有出息呢。

老太太要是不信,就派人把他叫来,亲自考考,老太太就知道了。”

贾母说道:

“要是真这样,我才高兴。

我不过怕你撒谎。

既然是他做的,这孩子将来大概还有点出息。”

贾母看着李纨,又想起贾珠来,说道:

“这也不枉你大哥哥死了,你大嫂子拉扯他一场,日后也能替你大哥哥顶门立户。”

说到这里,不禁流下泪来。

李纨听了这话,也很感慨,只是贾母已经伤心,她连忙忍住泪,笑着劝道:

“这是老祖宗的余德,我们托老祖宗的福罢了。

只要他能应了老祖宗的话,就是我们的造化。

老祖宗看着也欢喜,怎么反倒伤心起来了呢。”

又回头对宝玉说道:

“宝叔叔以后别这么夸他,他才多大的孩子,懂什么呀!你不过是爱惜他,他哪里懂得,一来二去,眼高手低,还怎么能有长进呢。”

贾母说道:

“你嫂子这话也有道理。

只是他还太小,也别逼得太紧了。

小孩子胆子小,一时逼急了,弄出点毛病来,书念不成,你的功夫就都白费了。”

贾母说到这里,李纨忍不住扑簌簌掉下泪来,连忙擦掉。

这时贾环、贾兰也都进来给贾母请安。

贾兰又见过他母亲,然后过来,在贾母旁边站着。

贾母说道:

“我刚才听你叔叔说你对的对子很好,师父还夸你了。”

贾兰也不说话,只是抿着嘴笑。

鸳鸯过来请示道:

“请问老太太,晚饭准备好了。”

贾母说:“去请你姨太太来吧。”

琥珀接着就派人去王夫人那边请薛姨妈。

这里宝玉、贾环退出去。

素云和小丫头们过来把双陆棋收起来。

李纨还等着伺候贾母吃晚饭,贾兰就跟着他母亲站着。贾母说道:

“你们娘儿俩跟我一起吃吧。”

李纨答应了。不一会儿摆上饭菜,丫鬟回来禀报道:

“太太让回禀老太太,姨太太这几天有事,不能过来向老太太请安,今天饭后回家去了。”

于是贾母让贾兰在自己身边坐下,大家开始吃饭,这里就不详细叙述了。

话说贾母刚吃完饭,洗漱完,斜靠在床上说闲话。

只见小丫头告诉琥珀,琥珀过来回禀贾母说:

“东府大爷来请晚安了。”

贾母说道:“你们告诉他,如今他料理家务很累,让他歇着去吧。我知道了。”

小丫头把话告诉老婆子们,老婆子们才转告贾珍。

贾珍于是退出去了。

到了第二天,贾珍过来料理各种事务。

门上的小厮陆续回禀了几件事,又有一个小厮回禀道:“庄头送果子来了。”

贾珍问道:“单子呢?”

那小厮连忙呈上。

贾珍看了看,上面写的不过是些果品,还夹带了一些菜蔬、野味之类。

贾珍看完,问向来负责管理的是谁。

门上的人回禀说是周瑞。贾珍就叫周瑞:

“照账点清,送到里面去交代。

等我把来账抄下一个底子,留着好对账。”

又吩咐:“告诉厨房,在下菜里添几样,给送果子的来人,照常赏饭给钱。”

周瑞答应了。

一面让人把果子搬到凤姐儿院子里去,又把庄上的账和果子都交代清楚,然后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又进来回禀贾珍说:“刚才送来的果子,大爷点过数目了吗?”

贾珍说:“我哪有功夫点这个呀。给了你账,你照账点就是了。”

周瑞说道:

“小的已经点过了,数目没少,也没多出来。

大爷既然留下底子,再问问送果子来的人,这账是真的还是假的。”

贾珍说道:

“这是怎么说?

不过是几个果子罢了,有什么要紧的?

我又没怀疑你。”

正说着,只见鲍二走来,磕了个头,说道:

“求大爷还让小的到外面去伺候吧。”

贾珍说:“你们这又是怎么回事?”

鲍二说:“奴才在这里又说不上话。”

贾珍说:“谁让你说话了。”

鲍二说:“何苦呢,在这里当受气包。”

周瑞接口说道:

“奴才在这里经管地租庄子银钱的出入,每年也有三五十万的往来,老爷、太太、奶奶们从来没说过什么,何况这些零碎东西。

要是照鲍二说的,爷们家里的田地房产都被奴才们弄完了。”

贾珍心想:“肯定是鲍二在这里拌嘴,不如让他出去。”

就对鲍二说:“快滚吧!”

又告诉周瑞说:“你也不用说了,干你的事去吧。”

二人各自散去。

贾珍正在厢房里休息,听见门上闹得沸反盈天。

派人去查问,回来报告说:“鲍二和周瑞的干儿子打架。”

贾珍问:“周瑞的干儿子是谁?”

门上的人回禀道:

“他叫何三,本来就是个没正形的,天天在家里喝酒闹事,还常来门上坐着。

听见鲍二和周瑞拌嘴,他就插了进去。”

贾珍说:“这太可恶了!把鲍二和那个什么何几给我一块儿捆起来!周瑞呢?”

门上的人回禀说:“打架的时候,他先走了。”

贾珍说:“给我把他抓来!这还得了!”

众人答应着。

正吵嚷着,贾琏也回来了,贾珍就把事情告诉了他一遍。

贾琏说:“这还了得!”又加派人手去抓周瑞。

周瑞知道躲不过,也出来了。

贾珍就下令:“都捆起来!”

贾琏就对周瑞说:“你们之前说的话倒也不要紧,大爷说开了,也就算了。

为什么在外面又打架?

你们打架就已经不像话了,还弄个野小子何三来闹。

你不压服他们,反倒跑了。”

说着就踢了周瑞几脚。

贾珍说:“只打周瑞没用。”

喝令手下人把鲍二和何三各打了五十鞭子,赶了出去,这才和贾琏商量正事。

下人们背地里就生出许多议论:

有的说贾珍护短;

有的说他不会调和矛盾;

也有的说他本就不是什么好人,之前尤家姊妹闹出那么多丑事,那鲍二不就是他从中调停,叫二爷找来的吗?

这会儿又嫌鲍二没用,肯定是鲍二的女人服侍得不好。

人多嘴杂,各种说法都有。

再说贾政自从在工部掌管大印,家里的下人有不少发财的。

贾芸听说了,也想插手弄点事儿,就在外面找了几个工头,谈好了分成,又买了些时新的绣货,想走凤姐的门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