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红楼白话版 > 第七十三回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第七十三回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红楼白话版!

话说赵姨娘正和贾政说话,忽然听到外面“砰”的一声响,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急忙询问,原来是外间的窗屉没有扣好,窗闩脱落,掉了下来。

赵姨娘骂了丫头几句,亲自带着丫鬟把窗屉安好,才进来伺候贾政休息。

这里就不多说了。

且说怡红院里,宝玉刚睡下,丫鬟们正打算各自回房休息,忽然听到有人敲院门。

老婆子开了门,见是赵姨娘房里的丫鬟,名叫小鹊。

问她有什么事,小鹊不回答,径直往房里来找宝玉。

只见宝玉刚睡下,晴雯等人还在床边坐着,大家正说说笑笑,见她来了,都问:

“什么事啊,这时候怎么又跑来了?”

小鹊笑着对宝玉说:

“我来给你报个信儿。

刚才我们奶奶在老爷面前这么这般地说了你的事。

你明天可要小心老爷问你话。”

说完,转身就走。

袭人叫她留下来喝茶,她因为怕关了门,就一直走了。

这里宝玉听了这话,就像孙大圣听到了紧箍咒一样,顿时浑身都不自在起来。

想来想去,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先把书读熟,准备明天老爷考问。

只要书里的内容不出错,就算有别的事,也能应付过去一半。

想完,急忙披上衣服起来读书。

心里又暗自后悔,这几天以为不会问了,结果把知识都生疏了,早知道就该天天好歹温习一些。

现在盘算一下,肚子里能背诵的,不过只有《大学》《中庸》《论语》,而且还是能带着注释背出来的。

到了上本《孟子》,就有一半是不太熟的,如果凭空提一句,肯定接不上背诵,下本《孟子》,就有一大半都忘了。

算起“五经”来,因为最近作诗,经常读《诗经》,虽然理解得不是很透彻,但还能勉强应付。

别的书虽然不记得了,好在平日里贾政也没吩咐读过,就算不知道,也没什么大不了。

至于古文,这几年读过的也就几十篇,像《左传》《国策》《公羊传》《谷梁传》以及汉、唐等朝代的文章,这几年竟然一篇都没温习过,虽然闲暇时也都看过,但不过是一时兴起,随看随忘,没有下苦功夫,怎么能记得住呢?

这是肯定没法应付的。

还有时文八股,因为平时就非常厌恶这东西,觉得它原本就不是圣贤创作的,怎么能阐发圣贤的深刻道理呢,不过是后人用来获取功名、谋取俸禄的手段。

虽然贾政当初出发的时候,选了百十篇让他读,只是偶尔看到其中一两股,或者承接、起笔的地方,有的写得精致,有的流畅,有的有趣,有的伤感,稍微能引起点兴趣,偶尔读一读,不过是为了一时的兴致,到底也没有整篇文章去深入钻研。

现在要是温习这个,又怕明天考问那个;要是温习那个,又怕被追问这个。

况且一夜的功夫,也不可能全都温习完。

因此心里越发焦躁。

宝玉自己读书倒还没什么,却连累了一屋子的丫鬟都不能睡觉。

袭人、麝月、晴雯等几个大丫鬟,不用说,在旁边剪蜡烛、倒茶,那些小丫鬟们,都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前仰后合的。

晴雯骂道:

“你们这些没出息的东西!

一个个没日没夜地睡还睡不够,偶然一次睡晚了些,就装出这副德行。

再这样,我拿针扎你们两下!”

话还没说完,只听外间“咕咚”一声,急忙一看,原来是一个小丫头坐着打盹,一头撞到墙上了,从梦中惊醒,正好是晴雯说这话的时候,她迷迷糊糊的,还以为是晴雯打了她一下,就哭着央求说:

“好姐姐,我再也不敢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

宝玉急忙劝道:

“饶了她吧,本来就该让她们都去睡觉。

你们也该轮流着睡。”

袭人急忙说:

“小祖宗,你就顾好你自己吧!总共就这一夜的时间,你先把心思用在这几本书上,等过了这一关,随你再去忙别的,也不算耽误什么。”

宝玉听她说得诚恳,只得又接着读书。

读了没几句,麝月又倒了一杯茶来润润嗓子,宝玉接过茶喝了。

因为看到麝月只穿着短袄,解了裙子,宝玉说:

“夜深了,冷,你还是穿一件大衣裳吧。”

麝月笑着指着书说:

“你暂且把我们忘了,把心思先放在它上面吧。”

话还没说完,只见金星玻璃从后房门跑进来,嘴里喊着:

“不好了,有个人从墙上跳下来了!”

众人听了,急忙问:

“在哪里?”

随即喊人,到处寻找。

晴雯见宝玉读书太苦恼,费了一夜的神思,明天也不一定能考好,心里正想替宝玉想出个主意摆脱这场麻烦,正好突然碰到这么一惊,

立刻心生一计,对宝玉说:

“趁这个机会赶紧装病,就说被吓着了。”

这话正合宝玉的心意,于是就传上夜的人来,打着灯笼到处搜寻,却没有找到任何踪迹,大家都说:

“小姑娘们想必是看花眼了,出去的时候,把风摇的树枝错认成是人了。”

晴雯说:

“别放屁!你们查得不严,怕担责任,还拿这话来敷衍。

刚才又不是一个人看见的,宝玉和我们出去有事,大家都亲眼所见。

现在宝玉吓得脸色都变了,浑身发热,我现在还要到上房去取安魂丸药。

太太问起来,是要说明白的,难道能听你们这么一说就算了?”

众人听了,吓得不敢出声,只得又到处去找。

晴雯和金星玻璃两人果然出去要药,故意闹得大家都知道宝玉被吓着了。

王夫人听了,急忙派人来看望,给宝玉送药,又吩咐各个上夜的人仔细搜查,还一面让人去查二门外邻园墙上夜的小厮们。

于是园里灯笼火把通明,闹腾了一整夜。

到了五更天,就传管家的男女,让他们仔细访查,一个个拷问内外上夜的男女等人。

贾母听说宝玉被吓着了,详细询问原因,众人不敢再隐瞒,只好回禀明白。

贾母说:

“我就料到会有这种事。

现在各处上夜都不小心,这还是小事,只怕他们就是贼,也说不定。”

当时邢夫人和尤氏等人都过来请安,凤姐和李纨姊妹等人也都陪侍在旁,听贾母这么说,都沉默不语。

只有探春站出来笑着说:

“最近因为凤姐姐身体不好了好几天,园里的人比以前放肆了许多。

以前不过是大家偷偷地玩一会儿,或者夜里坐更的时候,三四个人聚在一起,掷骰子或者斗牌,玩些小玩意儿,不过是为了打发困意。

近来越来越放纵,竟然开起了赌局,甚至有了头家和局主,还有三十吊、五十吊、一百吊的大输赢。

半个月前,竟然还有争斗打架的事情发生。”

贾母听了,急忙说:

“你既然知道,为什么不早点回禀我们?”

探春说:

“我因为想着太太事情多,而且连日身体不舒服,所以没回禀。

只告诉了大嫂子和管事的人,告诫过几次,最近好点了。”

贾母急忙说:

“你一个姑娘家,哪里知道这里面的利害。

你以为赌博是平常事,不过是怕引起争端。

却不知道夜里既然赌博,就难免不喝酒,喝了酒,就免不了随意开锁进出。

或者买东西,找人,这深更半夜的,人又少,就容易藏贼、引奸引盗,什么坏事做不出来!

况且园里的姊妹们起居相伴的,都是丫头媳妇们,有好有坏,贼盗的事还是小事,要是再有别的事,哪怕稍微沾染上一点,关系就大了。

这事怎么能轻易饶恕!”

探春听了,就默默地回到座位上。

凤姐虽然病还没好,但精神比平常稍微差了些,现在见贾母这么说,就急忙说:

“偏偏我又病了。”

于是回头让人赶紧传林之孝家的等四个总理家事的媳妇来,当着贾母的面,训斥了一顿。

贾母命令立刻查出头家和赌家,有人告发的就赏赐,隐瞒不报的就处罚。

林之孝家的等人见贾母发怒,谁敢徇私,急忙到园里把人都传齐了,一个一个地盘问。

虽然大家免不了抵赖一番,但最终还是水落石出。查出了三个大头家,八个小头家,聚赌的一共有二十多人,都被带来见贾母,跪在院子里磕头求饶。

贾母先问大头家的姓名和赌钱的多少。

原来这三个大头家,一个是林之孝的两姨亲家,一个是园里厨房里柳家媳妇的妹妹,一个是迎春的乳母。

这是三个为首的,其他的就记不太清了。

贾母就命令把骰子和牌都烧掉,所有的钱都充公,分给众人,为首的每人打四十大板,撵出去,永远不许再进来;

从犯每人打二十大板,革去三个月的月钱,调到厕所去当差。

又把林之孝家的训斥了一番。

林之孝家的见自己的亲戚让自己丢了面子,自己也觉得没趣。

迎春坐在那里,也觉得没意思。黛玉、宝钗、探春等人见迎春的乳母这样,也有物伤其类的感觉,就都起身笑着向贾母求情说:

“这个妈妈平日里原本不赌钱的,不知道怎么的,偶然高兴才这样。

求您看在二姐姐的面子上,饶她这一次吧。”

贾母说:

“你们不知道。

大概这些奶妈子们,一个个仗着奶过哥儿姐儿,比别人有些面子,就生出事端,比别人更可恶,专门挑唆主子,护短偏袒。

我都是经历过的。况且要拿一个人来做个榜样,恰好就遇见了一个。

你们别管,我自有道理。”宝钗等人听了,只好作罢。

过了一会儿,贾母午睡,大家都散了出来,都知道贾母今天生气了,都不敢各自回家,只能在这里暂时等候。

尤氏就到凤姐那里闲聊了一会儿,因为她也觉得不自在,就到园里找众姐妹闲谈。

邢夫人在王夫人那里坐了一会儿,也到园里来散散心。

刚走到园门前,只见贾母房里的小丫头,名叫傻大姐的,笑嘻嘻地走来,手里拿着个花红柳绿的东西,低着头一边看,一边往前走,没防备迎面撞见邢夫人,抬头看见,才站住。

邢夫人说:

“你这个傻丫头,又捡到个什么稀奇玩意儿,这么高兴?拿来我瞧瞧。”

原来这傻大姐十四五岁,是新挑上来给贾母这边提水桶、扫院子,专门干粗活的一个丫头。

因为她长得身材肥胖、脸盘宽大,两只大脚干粗活又快又利落,而且心思愚笨,什么都不懂,言行举止常常不合规矩。

贾母因为喜欢她爽利便捷,又喜欢听她说话逗乐,就给她起名为“呆大姐”,常常在烦闷的时候叫她来逗趣,毫无顾忌,所以又叫她“痴丫头”。

她就算有失礼的地方,见贾母喜欢她,众人也就不去苛责。这丫头也得了这个好处,要是贾母不叫她,她就到园里去玩耍。

今天她正在园里捉蟋蟀,忽然在山石背后捡到一个五彩绣香囊,做工华丽精致,十分可爱,但上面绣的不是花鸟等物,一面是两个人赤条条地相互搂抱,另一面是几个字。

这傻丫头原本不认得这是春宫图,心里就琢磨:

“难道是两个妖精打架?

不然,一定是两口子打架。”

左猜右猜也不明白,正要拿去给贾母看,所以笑嘻嘻地一边看,一边走,忽然听到邢夫人这么说,就笑着说:

“太太说得真巧,真的是个稀奇玩意儿!太太请看看。”

说着,就递了过去。

邢夫人接过来一看,吓得赶紧紧紧攥住,急忙问:

“你是在哪里捡到的?”

傻大姐说:

“我捉蟋蟀的时候在山石上捡的。”

邢夫人说:

“千万别告诉任何人:

这不是好东西,连你也要被打死。

就因为你平时是个傻子,以后千万别再提这件事了。”

这傻大姐听了,吓得脸色发黄,说道:

“再也不敢了。”

磕了个头,呆呆地走了。邢夫人回头一看,周围都是些女孩儿,不方便把香囊递给别人,就自己塞进袖子里,心里十分诧异,琢磨着这东西是从哪里来的,也不表露出来,就来到迎春的房间。

迎春因为她的乳母犯了罪,自己觉得没意思,心里不痛快,忽然听说母亲来了,就把她迎进内室。

奉茶完毕,邢夫人说:

“你都这么大了,你那奶妈做出这种事,你也不说她几句。

现在别人都好好的,偏偏咱们家的人做出这种事,这像什么话!”

迎春低着头摆弄衣带,过了半晌才回答说:

“我跟她说过两次,她不听我也没办法。

况且她是我奶妈,只有她说我的份儿,没有我说她的份儿。”

邢夫人说:

“胡说!你要是做得不对,她当然该说,现在她犯了法,你就该拿出小姐的身份来。

她要是敢不听,你就来回禀我。

现在一直等到外人都知道了,这算怎么回事!

再者说,就她去开赌局,还恐怕她花言巧语地跟你借些簪子、耳环、衣服、鞋子之类的当本钱,你心软好说话,未必不会接济她。

要是被她骗去了,我可是一个钱都没有,看你明天怎么过日子!”

迎春不说话,只是低头摆弄衣带。

邢夫人见她这样,就冷笑着说:

“总是你那好哥哥好嫂子,一对儿威风八面,琏二爷、凤奶奶,两口子权势滔天,什么事都能周全,竟然对这么一个妹子,完全不放在心上。

但凡要是我亲生的,还有话说,——也只好随他们去了。

况且你又不是我生的,你虽然和他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但到底是同一个父亲,也该彼此照顾些,免得别人笑话。

我想,天下的事也很难说清楚,你是大老爷侍妾生的,这里探丫头也是二老爷侍妾生的,出身一样。

如今你娘死了,从前看来,你两个的娘,只有你娘比现在的赵姨娘强十倍,你该比探丫头强才是。

怎么反而还不如她一半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