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云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1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红楼白话版!
话说贾母从王夫人那里回来,看到宝玉一天比一天好,心里自然很高兴。
为了防止贾政再次叫宝玉去做事,她便命人叫来贾政的随扈小厮头,嘱咐他道:
“以后如果有要人来待客或类似的事,若老爷叫宝玉,你就不用上来传话了,直接回来说我说了:一是打得太重,要让他养几个月才行;二是他的星宿不利,祭了星之后不能见外人,等到八月以后才能出门。”
小厮头领命后离开了。
贾母又命李嬷嬷、袭人等人来,将这话告诉宝玉,让他安心。
宝玉本来就懒得与士大夫或其他男人打交道,又非常讨厌穿上礼服、去拜访别人、应酬等事,今天听到这番话,心情更是舒畅,不仅对亲戚朋友一概断绝了往来,连家庭中早晚的拜见都随他自己的心情了。
每天他只在园中游玩休息,早上去贾母和王夫人那儿走一趟,之后便回去了,而且他时常心甘情愿地为丫鬟们做些杂务,竟过得非常闲适安逸。
即使是宝钗等人有时试图劝导他,他反而生气,说道:
“一个清白的女儿,怎么也学得为了争名夺利,去做一些无用的事。”
“这些人不过是前辈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生事,立言做事,为了影响后代的愚昧人。”
“我生来不幸,连在深宅大院中也染上了这种风气,真是有辱天地赋予的灵秀之德!”
于是,他还将除《四书》外的其他书籍都烧了。
大家看到他这样发疯,便都不再和他说这些正经的话。
只有林黛玉自小不曾劝他说什么要立身扬名之类的话,所以宝玉对黛玉格外尊敬。
闲话少说。接下来是王熙凤的事。
自从金钏死后,凤姐忽然注意到几家仆人常来送些东西给她,还不时前来请安奉承,心里有些疑惑,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一天晚上,她看到这些人又来送东西,便在没人时笑着问平儿:
“这些人平时不怎么关心我,怎么突然这么接近我了?”
平儿冷笑道:
“奶奶连这个都想不明白吗?”
“我猜他们家的女儿肯定是太太房里的丫鬟,现在太太房里有四个大丫鬟,每个月分得一两银子,剩下的丫鬟每个月也有几百钱。”
“金钏儿死了,他们肯定想借此机会争取那两银子的好处。”
凤姐听了,笑道:
“对对,倒是你提醒了我。”
“我看这些人真是不知足,钱赚得差不多了,没什么难事可做,他们竟还想要这个。”
“不过也罢了,他们家里的钱拿不到我这里,送什么我就收什么,反正我有主意。”
凤姐决定放下心来,打算等这些人把东西都送齐了,再找个机会去回王夫人那里。
这一天中午,薛姨妈和她的女儿正在王夫人房里与林黛玉等人一起吃西瓜,凤姐趁机回到王夫人那里,说道:
“自从玉钏儿姐姐去世后,太太身边少了一个人。”
“如果太太看中哪位丫头合适,就吩咐她,下个月可以发放月例了。”
王夫人听后思索了一下,说道:
“依我看,月例不必太多,四个五个就够用了,够用就行,可以免掉一些。”
凤姐笑着答道:
“从道理上讲,太太说得对。”
“这原是旧例,其他屋里还有两个丫鬟呢,太太这次不按例来。”
“再说省下这一两银子也不多。”
王夫人听了,继续沉思,说道:
“也好,这个分例就这么决定,不用再补人,就把这一两银子给玉钏儿妹妹吧。”
“她姐姐伺候了我一段时间,结果没什么好处,现在剩下妹妹陪着我,给她双份的也不为过。”
凤姐答应了,并回去找玉钏儿,笑着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