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 第340章 最早的农书

第340章 最早的农书 (第2/2页)

华夏人善于总结历史,总结规律,作为经验和道理传给后代。人们努力对这些作物的习性进行总结,探寻规律。

《汜胜之书》提出:“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即要在合宜的时间,抓紧时间进行耕作。

《汜胜之书》还将杏花的兴衰用作农作的指导:“杏始华荣,辄耕轻土、弱土。望杏花落,复耕。”将杏花的开落,作为耕作土壤的时间指标。

或许在我们很多人的观念里,汉代人的果蔬栽培技术是很原始落后的,不过就是将蔬果的种子埋进土里,在其生长过程中,按时浇水、施肥、除草就可以了,然后静待收获。

至于嫁接、温室栽培、移植这些现代高科技,距今2000多年前的汉代怎么会有呢?

其实,我们小看古人了,这些技术并不是“现代高科技”,汉代人已经玩得很娴熟了。】

西汉

正在河湟一带指导农民耕种的汜胜之呆呆的看着天幕,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一个读了些书,认识了一些字的“农汉”,居然也能上天幕这个从出现到现在只有大老爷才能被盘点的神迹上。

田间作业的汉子们也咋咋呼呼的,“快看啊,那是汜老爷吗?汜老爷果然是个大人物啊,不但教我们怎么种地才能收更多的庄稼,居然还能让神仙点名哩!”

“就连神仙都知道汜老爷的事情了!”

“就是就是,汜老爷以前就教过我们什么时候浇水翻地最好!”

百姓们的声音将汜胜之的神思拉回到了现实中,他再一次仔细的对比了天幕里那位汜胜之的信息,发现无论是生活时期,还是出生地,人生事迹还是农业的观点,都是自己无疑。

“我这等人,也能上天幕吗?”

东汉

“又是我大汉的人物啊!”刘备虽然不认识这位写农书的人,毕竟他读的是四书五经这些经典。

但看见是自家朝代的人上榜,玄德公还是有荣与焉的。“孔明熟读百家经典,身兼数类技艺,不知是否认识此人?”

孔明道:“亮是读过《汜胜之书》的,或者说,大多内容是从别的书里读到的。”

“汜胜之此人并非豪强之流,也没功名在身,他的名气并不是很大,但他的书却写得很好,或许是他多年处在乡野之间从事农业的缘故。”

“我大汉最出名的农学专家就是崔氏的崔寔,是个世家子。”

“不过,他的书里,有很多观点,都是从前汉那些没有名望的农事大家的作品里抄......借鉴来的。”

孔明有点隐晦的解释了番,为何能被天幕盘点的汜胜之,甚至被称为汉代农学之最的人物,居然在大汉并没有多少名声。

刘备听说过崔寔,所以当孔明提点了后,他顿时恍然大悟!寒门,甚至连寒门都不算的一个庶民,再有学问又怎能和一流郡望出身的公子比呢?

“路漫漫其修远兮啊!”刘备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