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 第337章 赤壁赋

第337章 赤壁赋 (第2/2页)

这首《念奴娇》直抒胸臆,是关于雄心壮志的倾诉,关于成败皆空的感叹。惊涛拍岸,世事更迭,人世变迁。

豪迈赋诗的曹操、雄姿英发的周瑜,荡然无存,只有江、月、木、石,千年不易。

湖北江汉之间称赤壁的有五个地方:蒲圻县赤壁山、武昌县赤矶山、汉阳县西南临漳山南峰、汉川县城西的赤壁草市、黄州城西的赤鼻矶。

三国赤壁在鄂州蒲圻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此处所写的赤壁就是黄州赤壁。

苏东坡的《东坡志林》卷四《赤壁洞穴》:“黄州守居之数百步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处,不知果是否?”】

曹操:“小乔初嫁了?不知那周公瑾在泉下是否能看到如今颜色已去的小乔呢!哈哈哈!赤壁之战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一直是孤心中的一块伤病。”

“今日读来苏东坡先生的赤壁怀古之作,顿觉开悟啊!”

“千百年来,世事更迭,多少英雄白首美人骨灰灰散尽成败皆空?”

“惜我曹孟德,自诩天下英雄也,若是被一场挫折就打倒了,还谈何成就大业!”

“好诗词!”

【公元1082年,七月十六日,苏东坡与几位好友,泛一叶小舟,在赤壁之下饮酒赏月。

江山如画,明月当空,吃着江里的鱼,喝着酒,扣弦而长啸。

人世间的所有喧嚣都退场了,只剩下了月光水色、临江独立的赤壁。

酒过三巡,道士杨世昌的吹起了长箫,箫声如泣如诉,苏东坡不禁黯然神伤。

杨世昌说,“时光是如此的美好,只可惜,人生太短暂了,若能长久地拥有这样的清风明月该多好。”

面对朋友的伤感,苏东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我们必须接受人生命的短暂与有限,天地万物,各有其主,不是自己的,一分一毫也无法获取,唯有江山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它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他就成为色彩,只要我们愉快地享受这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又何必担忧生命的短暂、羡慕江上的永恒呢。”

苏东坡的话使朋友们豁然开朗,大家又开始举杯畅饮。夜色越来越深,大家横七竖八地睡在船上,直到天色大亮。

而这段故事就被苏轼写了下来,成了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写完《前赤壁赋》的三个月后,苏东坡再一次夜游赤壁。

苏东坡独自一人,登上赤壁高崖,对着夜空长啸一声,期望大自然能回应他。

他回到船上,任小舟在大江中随波逐流。时近半夜,举目望去,四面茫然,一只孤独的仙鹤横越大江,长鸣一声后,掠过小舟而去。

回来后晚上做梦,梦见一位道士问他游玩的是否快乐。

苏东坡问道士的名字,道士并不回答。

苏东坡恍然大悟,那只横越大江的仙鹤,莫非就是眼前的道士。

苏东坡惊醒,打开门窗。除了清朗的月光,什么也没有。

不知道蝴蝶梦见了庄周,还是庄周梦见了蝴蝶。同样,不知道仙鹤是道士,还是道士就是仙鹤。

于是就有了那部《后赤壁赋》的问世:“......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苏东坡之后,赤壁成了很流行的主题。

华夏文人在低潮时代,理想不可磨灭。

千年以来,一切都成过眼烟云,只有赤壁留了下来,坚韧如此。

黄州的这段岁月里,苏东坡的文学和艺术创作达到了黄金期。

公元1082年,他的诗词、散文、书法都能达到傲视千年的境界,这或许就是命运的另一种补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