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欢迎回家,镇阴大人 > 第二卷 第四章 三十七个名字

第二卷 第四章 三十七个名字 (第2/2页)

“这红绳很可疑,苏雨为什么会换一条红绳?难道是被人强迫的?”我看着屏幕,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

“不管是不是被强迫,这红绳肯定有问题,说不定是个关键线索。”陈薇说着,把视频又看了几遍。

美术教室的储物柜被重新打开。

我数着柜门内侧的划痕,三十七道竖线组成隐秘的日历。

“这日历有什么含义呢,是记录什么重要的日子吗?”我挠了挠头,一脸困惑。

陈薇用棉签蘸取最底层的木屑:“松节油混合着...薄荷脑?这味道很奇怪,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松节油和薄荷脑,这组合太奇怪了,和苏雨的失踪会有关系吗?”我皱着眉头思考着。

我们连夜比对校医务室记录,发现苏雨每月15日固定领取止痛片。

药瓶标签上的医嘱字迹突然让我后背发凉——与周扬化学笔记本上的批注是同一支钢笔。

“这绝对不是巧合,周扬和苏雨之间的联系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紧密,背后肯定有一个更大的阴谋。”我紧张地说道。

“没错,看来我们得加快调查进度了。”陈薇说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急。

“去艺术馆阁楼。”

凌晨两点的螺旋楼梯回响着我们的脚步声,月光透过穹顶玻璃,在三十七个画框上投下流动的银斑。

“这阁楼感觉阴森森的,不知道会有什么发现。”我小声嘀咕着。

“别自己吓自己,专心找线索。”陈薇白了我一眼。

第七个画框背后多了张便签纸。

陈薇用镊子夹起时,风干的胶水痕迹显示它被撕下又粘上,铅笔写的乐谱符号间藏着化学元素周期表,。

“这乐谱和化学元素周期表组合在一起,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某种密码?”我看着便签纸,一头雾水。

“很有可能,看来苏雨给我们留了不少谜题。”陈薇说着,把便签纸小心地收起来。

音乐教室的钢琴盖蒙着厚灰,我按下对应的琴键,低音区发出沉闷的声响。

陈薇突然趴在地板上敲击瓷砖,空鼓声从贝多芬画像下方传来,撬开的暗格里躺着本带锁的日记,封面粘着已经硬化的丙烯颜料。

“这日记里说不定藏着案件的关键信息。”我兴奋地说。

“先带回去再说,希望能从里面找到突破口。”陈薇说着,把日记装进证物袋。

解剖台成了临时物证台。

我们戴着放大镜逐页检查日记本,在第三百页发现纸张厚度异常。

陈薇用蒸汽熏开夹层,泛黄的病历单飘落——“神经性耳聋,建议佩戴助听器”,诊断日期是苏雨转学来的一周前。

“苏雨竟然有神经性耳聋,那她平时是怎么和别人交流的?这和案件又有什么关系?”我惊讶地说道。

“这个信息太重要了,说不定能解释很多之前想不通的地方。”陈薇若有所思地说。

徐组长闯进来时带着寒气:“周扬的实验数据破解了!”

U盘插进电脑的瞬间,满屏波形图如潮水涌来。

陈薇的银镯突然高频震颤,她盯着那个92%的转化率峰值:“这是次声波共振的频率阈值...”

“次声波共振?这和苏雨的失踪,还有周扬的死有什么关联?”我急切地问道。

“现在还不清楚,但这肯定是个重要线索,我们得好好研究。”陈薇说着,眼睛紧紧盯着屏幕。

窗外晨雾弥漫,早班公交碾过路面积水的声音隐约传来。

我们站在艺术馆天台,看着城市在黎明中苏醒。

陈薇忽然指向远处实验楼顶的水箱,某扇通风窗的反射光正以特定频率闪烁——和苏雨画中记录的日影移动完全同步。

“这反射光的频率和日影移动同步,这是巧合吗?”我疑惑地问。

“肯定不是,苏雨的画和这水箱之间肯定有联系!”陈薇说着,眼神坚定。

梧桐叶上的露水滴进脖颈,我摸到周扬钥匙串上那把从未用过的钥匙。

在它插入美术教室储物柜锁孔的瞬间,陈薇的银镯突然迸发出青白色冷焰。

柜门缓缓开启,三十七支颜料管整齐排列,每支标签背面赫然写着三十七个学生的姓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