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兵谏 (第2/2页)
朱钦武冷声道,“尔偌大年纪,难道不懂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吗?”
“京城出了奸细,而且还隐藏得如此之深,直到败露之前,还还被陛下委以钦差重臣的重任,这是天大的事!”
“本王身为大周臣民,当然要第一时间赶来京城,劝谏陛下严惩此贼,以安天下军民之心!”
周群峻冷然笑道,“原来如此。”
“明明一封书信就可以解决的事,朱宁王却要亲自赶来,真是忠心可嘉。”
“那敢问朱宁王,如果你是为了劝谏陛下严惩奸细,那独自一人回来便可。”
“却为何在女真人虎视眈眈,边关形式如此危机的情况下,还特意带回三万骑兵,在京城外安营扎寨?”
“莫非朱宁王担心京城有人要暗害你,所以才带着大军为你保驾护航?”
“还是说,朱宁王早就打定主意,如果陛下不纳你的劝谏,就打算兵谏?”
此话一出,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无比古怪。
每个人都震惊地瞪大眼睛,看着周群峻的眼神充满古怪。
这个老头子,是真敢说啊。
朱钦武作为异姓王,手握重兵,权势滔天。
周群峻敢公然和朱钦武唱反调,在他们看来就已经是勇气可嘉。
但谁能想到,这老头子竟然敢直接向朱钦武贴脸开大。
此话一出,朱钦武就是有万般道理,也是哑巴吃黄连了。
果不其然,听了周群峻此话,朱钦武也变得脸色铁青,嘴角剧烈抽搐不停,两眼死死瞪着周群峻,恨不得将这老东西生吞活剥。
他此行前来京城,确实带了三万大军不假。
朱钦武是担心,自己此来京城,万一没能扳倒苏言,便会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毕竟先前,苏言离开辽东的时候,带走了甄道喜的账本,上面记录着甄家这些年来给他行贿的证据。
此事可大可小,不上秤没四两重,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
若是苏言揪住此事做文章,将他强留在京城的话,这三万大军就是令陛下投鼠忌器,让他能全身而退的保障。
但是,朱钦武怎么也没想到,周群峻竟然直接当着陛下和群臣的面,将这件事提了出来。
而且还如此巧妙,给他扣上了一个“兵谏”的帽子。
所谓兵谏,名义上是清君侧,实则就是谋反的借口。
这顶帽子,朱钦武是无论如何都不戴的。
一时间,朱钦武咬着槽牙退后一步,一句话都不敢再多说。
生怕自己哪句话说错,直接招惹来杀身之祸。
云曌暗暗松了口气,看着周群峻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敬畏。
没想到,在群臣都对苏言落井下石的时候,竟然只有周群峻站了出来。
不仅帮着苏言说话,还直接正面硬刚朱钦武。
虽说苏言当初,帮助他在文武之比上连胜两场,让他加官进爵。
但是,周群峻为了报答苏言,敢赌上自己的性命,对朱钦武贴脸开大。
这般气节和胆魄,足令云曌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