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我的好兄弟...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我是反贼,娶个公主很合理吧?!
六麻子应了一声,但并未立即退走,转而道:“蔡坤如今已经陷入心魔,得了癔症。少帅想从他口中得知当年杀害大帅的凶手是谁,必先解开他的心结。而他在的心结在于风无影...”
“风无影已和莫离不知所踪,只怕再难寻到。”
李宣摆了摆手,“无妨!莫离若参与了当年永泰帝和大梁先帝的计划,或是后来成了执行者,就难以脱身事外。只要我们能开启昆仑禁地的密室,就不怕他们与坂田龟一不出现!”
“昆仑族守护圣器已有千年之久,历经无数代人的努力,只为阻止圣器现世。又岂会因为一个云梓而自愿交出?坦白了说,就算坂田当真对云梓下手,估计昆仑族人也不会拿圣器出来做交易。”
“在圣器与云梓性命面前,他们大概率会选择前者。要救云梓,只能靠我们自己。当然,云梓那两位身为族长的父母...肯定也会竭尽全力周旋,只是不会拿圣器做交换条件罢了。”
六麻子道:“少帅心中可有对策?”
“无需对策!坂田龟一何许人也?总归是只老狐狸,我们能想到的事儿,他岂会想不到?他是知道用云梓做人质,是无法逼迫昆仑族交出圣器。之所以还要这么做,不过是为了给昆仑族压力。若无意外,禁地开启之时,他必会现身抢夺。而云梓便是他夺得圣器之后,能从昆仑山全身而退的保障。”
“少帅的意思是,我们只需全力帮助昆仑族开启禁地,则某些有心人就会自动送上门,包括坂田龟一与莫离二人?”
“对!去吧,传信给二棒子,让他抓紧时间行军赶路,务必在预定时间抵达昆仑山。我总有种预感,不论禁地之门能否开启,昆仑山都必将有大变。而变故一起,任何人都别想轻易离山!虎威军的第一场战役是在昆仑,而非大漠!”
“是。”
六麻子这才转身离去。
次日黄昏时。
皇甫俊兄妹等人的大部队赶到,不及做任何休整,吃过晚饭后,便急匆匆越过了梁国边界。
一过边界之后,便是万里草原,地势平坦无垠,非常利于快马行军。
距离坂田定下的三月之期已所剩无多,虽料到对方在没有得到圣器之前不会对云梓怎样,但未免时间拖延过长节外生枝,李宣并不愿再作迟疑。
队伍在草原的一处小山坳下短暂会合。
李宣一马当先,对皇甫俊说道:“少君,此来大梁,本应先去梁京拜见贵国圣上。然,昆仑山之事你也清楚,不宜拖延。当务之急是先解圣器之急,而后再救回云梓,保昆仑族无虞。”
“至于出兵大漠一事,我朝大军尚未抵达,且北域关固若磐石,不急于一时行动,暂且押后。不如我们分头行事,少君先行回京复命,准备出征事宜。本王赶赴昆仑,处理完周遭事后,咱们北域关相见,如何?”
皇甫俊脸色暗沉,似有些不悦,迟疑着不说话。
李宣一路先行,将他落在后面也就罢了,如今却连梁京也不去,就想这么直去昆仑?
要知道的一点是,在少君阁下的盘算中,李宣应该是带着西楚数十万北伐大军先进驻京都,而后再与他一道去面前大梁君上。
在自己那位父皇与文武百官面前,和李宣装出一副铁杆兄弟的样子,两肋插刀的那种。
如此一来,潜台词便放出来了:本君有西楚魏王撑腰,而魏王手握重兵,又是驸马之身,位高权重。三十万西楚雄师就驻扎在城外,谁还敢妄议本君无力稳坐储君之位?
你要敢动我,我兄弟可不答应你!
我兄弟反贼出身,天不怕地不怕,惹恼了他,谁也没好果子吃,包括父皇在内!
...
他本想借着李宣的声势狐假虎威,好好在自家朝堂上威风一把,间接震慑朝野对他的非议,并稳固自己的地位。
却没想到,西楚三十万大军竟没有跟来,李宣只启用了区区五千虎威军出征,且还想让大梁军做此次北伐大漠的主力...
这也就罢了。
西楚大军暂时驻守幽州,他还可设法让李宣将之调过来,可李宣此时却说连梁京都不想去,让少君阁下如何能开心得起来?
李宣若不能在梁国朝堂上为他站台,替他彰显声威,那他又何须费尽心思去笼络他?
失策了呀。
皇甫俊内心满是五味杂陈,黑着脸望着李宣。
半晌后,才回道:“既然王爷已经事先决定,那又何须再多此一问?就算本君不同意你先去昆仑山,你也不会同意,对吧?既是如此,那就不必多说了。告辞!”
他冷声说道,而后调转马头,就要甩袖离去。
李宣见他满是不爽的样子,眼珠子一转,若有所思之色,及时叫住道:“少君且慢,本王的话还没说完。”
皇甫俊只是微微侧头,冷漠道:“你还想说什么?”
在少君阁下看来,李宣既然不能按照他的设想行事,那也就没了结交的必要,语气便随之变冷了不少。
像他那样的人,身居储君之位,本就注定了无法随心所欲地交朋友。
就算要交,那也得建立在可以相互利用的基础上。
君子之交,是不可能出现在上位者朋友圈中,贵圈讲究的是价值!
李宣恍若看穿了他的心思,笑道:“本王虽不能与你一道去梁京,但...却有两件东西要劳烦你帮忙保管。”
说着,便将挂在马背上的一个包裹,甩手丢了过去。
皇甫俊接住,打开一看,瞬间怔住。
而后两眼放光,脸上阴霾尽去,难以置信般惊道:“这是...西楚陛下的圣旨...与虎符?”
李宣淡然,轻笑:“正是。本王此去昆仑,恐有危险。也不知...能否活着回来,而这两样东西至关重要,我不便随身携带。而在大梁,本王只信少君一人,就只能交托给你暂时保管了。你可愿帮我这个忙?”
皇甫俊瞬间大喜,双瞳似乎都变成了金色,自是知道这两样东西代表着什么。
西楚与大梁联合出兵漠北一事,皇甫俊并不能全权做主,理论上仍需他的父皇皇甫英雄做最后的定夺。
因此,形式上赵彻仍需送来邦国诏书,以寻求皇甫英雄的态度。
包裹中的圣旨,便是赵彻亲笔所写,等同于整个西楚国的脸面。
而李宣身为北伐大元帅,表面上统领三十万皇城军,自然是要有调兵虎符作为信物的。
这两样东西举足轻重,绝非可以用金钱来衡量。
可眼下,李宣竟如此轻易的交给了他,这代表了什么?
深层次的东西不说,单说一点,如此重要的东西,李宣说给就给,岂非是对他绝对的信任?
在军中,见虎符,如见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