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秘密出发,当年传言!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我是反贼,娶个公主很合理吧?!
一天后,清晨。
天犹未大亮,还是雾蒙蒙的样子。
李宣却已轻声起身,在不打扰赵紫薇休息的状态下快速穿戴。
这丫头自有孕以后,便有些嗜睡。
而现在这个时辰,是人睡眠最沉的时候,倒也不怕她突然醒来。
在她枕头旁留下一封事先写好的信件后,李宣走下了一号专列,并命令车夫继续前行,不必等待。
似有意让赵紫薇先行返回平洲,而他自己则与二号专列转入了一个休息点中。
休息点中的客栈隶属官营,幕后东家就是王府。
客栈的密室中。
公孙烛和六麻子、王二棒三人已经在等候,等到柳风阳、皇甫俊兄妹与昆仑族长老几人到齐。
李宣开门见山道:“诸位,事态紧急,本王就长话短说了。此次出征漠北,共有三个目的!第一,解决昆仑山圣器的问题。第二,救回云梓。第三,清剿大漠蛮夷所部,将赵亦凡余孽一网打尽。”
“以事情的轻重缓急来看,我们首要解决的是,就是圣器的问题。根据长老所说,今年便是百年之期,若再不打开禁地密室,便会触发里面的自毁机关。但并不确定自毁机关能否毁灭圣器,一旦自毁机关失效,圣器将重见天日,成各方争抢的对象。届时,中原将战火四起。”
“保险起见,我们不能祈祷自毁机关能帮我们解决麻烦。最好的办法就是重启密室,继续封存圣器。却不知,具体我们还有多少时间?”
说着话,他看向了面前的昆仑长老。
昆仑长老道:“按照长老会的估算,距今不足三月。”
“三个月...”
李宣沉思了一下,沉声道:“坂田龟一绑走云梓,也是定下三个月期限,要我们拿圣器去换回她。但我们一路从京都赶回平洲,已经耗费了大半的时间,已经不能再拖。”
“唯有尽快解决圣器的自毁问题,方可谈接下来的应对。本王倒想看看这所谓的圣器...到底是什么!若能重启密室,见到里面的东西,或许就有办法从坂田龟一手上抢回云梓。事不宜迟,本王不打算再作拖延,想即刻秘密前往大梁,先去昆仑山,余事再作定夺。”
听此。
皇甫俊面容一滞,当先表示异议,道:“秘密?为何要秘密前往?就算王爷心急救回夜昆仑...当也要点兵随行吧?”
由于鸿德殿事变,云梓夜昆仑的身份没能当众公布,但身为大梁少君,皇甫俊事后还是从昆仑长老口中得知了真相。
云梓,就是夜昆仑,昆仑三神使之一,这如今已非秘密。
而站在这位少君的角度,他并不反对李宣提前赶赴大梁的想法,但却犹有小心思。
他费尽心思与李宣冰释前嫌,乃至突然转变态度对郑小樱极好,企图在李宣面前能留下点好印象。
乃至于曾想过让自己的妹妹去接近李宣,就是为了得到李宣帮助。
李宣是北伐大元帅,掌控三十万皇城军,若军团顺利抵达大梁国内,无形中便成了皇甫俊的强有力靠山,他在本国的地位可稳固。
但若李宣秘密前往,不带一兵一卒的话,他的小算盘便会落空,又岂能没有异议?
只是皇甫少君不得而知的是,那三十万皇城军根本就不会直入大梁北域,更不会驻守梁京。
李宣似乎料到这家伙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开口笑道:“既是秘密前往,又如何点兵随行?虎威军一旦出征,必成各方焦点,就别谈什么秘密了。”
皇甫俊道:“那你秘密前往,麾下无兵,三十万西楚皇城军一时半刻也赶不到大梁,如何清剿赵亦凡余孽和一众蛮夷部落?”
李宣浅笑:“谁说我不带一兵一卒?本王只是提前秘密出发,不用多久,我虎威军便会有五千精兵随后赶到。”
“五千兵?五千兵如何打仗?”
皇甫俊愣住,有些微怒起来。
五千人的军队,放在古时的冷兵器时代,只能算是个小师团。
放在邦国动作数十万人参战的战争层面,根本就不够看的。
而李宣竟想以五千人横扫整个漠北?
这才皇甫俊看来,等同异想天开。
“五千人为何不能打仗?少君打不了的仗,并不代表本王打不了。再说了,讨伐漠北本是两国之间的联合战役,由两国共同出兵,而主力当由你们大梁担任。要不然,西楚数十万大军屯兵贵国境内,料想...你父皇也不会同意吧?少君这是不相信本王?”
“可是...”
皇甫俊自知此话有理,但李宣若不带兵前往,他的计划便会落空,仍想表示反对。
刚要开口继续说些什么时,皇甫萱却打断道:“本公主倒以为王爷此举不失可行,纵观西楚陛下遇刺一事,除了赵亦凡之外,另有一人仍在潜伏,大局不明。在这个节骨眼,虎威军确实不宜高调出征,更不该把全部精锐调往大梁作战。”
“要知道的一点是,冯笙的出现说明,幕后之人的主要目标...除了西楚陛下之外,王爷与虎威军亦在其中。虎威军精锐若全部出动,平洲或许便会生乱,甚至会重演十几年前的一幕。”
“而昆仑圣器关乎五国存亡,确实该优先处理。至于云梓...开启昆仑禁地密室的大门,或许就可以找到救回她的办法。在此之前,坂田龟一没有得到圣器,并不会贸然伤她。”
李宣听后,目光微闪,却是看向皇甫俊,呵呵笑道:“少君,看来九殿下看得比你通透啊...”
令皇甫俊顿时尴尬,面色铁青。
李宣则不再理他,转而对皇甫萱说道:“既然九殿下认为可行,少君当也不再有意见。那就劳烦九殿下先行准备,只带少数心腹上路,扮成商队一道出发?进入大梁境内后,我们在梁京分开,你们且先回朝复命,我与长老赶回昆仑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