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焦土残城医者勇,提枪纵马入漠北 (第2/2页)
“传令下去,大军即刻开拔,支援漠北!”
“遵旨!”众人齐声应道。
马皇后紧紧地抱着朱标,泪水模糊了双眼。
她看着朱元璋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担忧和恐惧。
她知道,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她的越儿,她的标儿……
“娘娘……”一个宫女轻轻唤道。
马皇后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抱着朱标,身体微微颤抖。
“娘娘,您先回宫休息吧,这里风大……”宫女再次劝道。
马皇后抬起头,看着宫女,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灵魂。
“他……他会保护好她的,对吗?”
宫女不敢回答,只是默默地低下了头。
“他答应过我的……”马皇后喃喃自语,声音颤抖,“他说过,他会保护好我们的孩子的……”
奉天殿的冷风穿堂而过,吹得马皇后凤袍猎猎作响,却丝毫驱不散她心底的寒意。
她紧紧攥着朱标的手,指节泛白,仿佛要将他的骨头捏碎。
方才那锦衣卫的话语,如同惊雷般在她脑海中炸响,震得她头晕目眩。
越儿,她的越儿,竟然孤身一人,深入漠北!
她原以为,越儿只是随军出征,守护后方,有朱元璋在,断不会让她涉险。
她甚至还庆幸,战场的残酷不会落在她这唯一的女儿身上。
可如今,越儿竟独自带兵,深入漠北那片荒凉而危险的土地!
马皇后悔恨交加,她恨自己没有早些发现越儿的异样,恨自己没有阻止她这疯狂的举动。
她仿佛看到漫天黄沙中,越儿娇小的身影在敌军中穿梭,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马皇后喃喃自语,声音低沉而沙哑。
她望着殿外朱元璋那挺拔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他,大明的皇帝,此刻却身披战甲,亲自镇守国门。
他,她的丈夫,此刻却要承受这巨大的压力,独自面对这山河破碎的局面。
“母后……”朱标的声音颤抖着,带着一丝不安和恐惧。
他紧紧地反握住马皇后的手,试图给她一些安慰,却发现自己的手也在颤抖。
马皇后回过神来,看着满脸泪痕的朱标,心中更加悲痛。
她强忍着泪水,努力挤出一丝笑容,“标儿,别怕,你父皇会保护好我们的,他会保护好大明的……”
“可是……可是越儿……”朱标哽咽着,再也说不出话来。
马皇后的笑容僵在了脸上,她再次望向殿外,目光深邃而迷茫。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她再次重复着这句话,语气却与方才截然不同。
这一次,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决绝和悲壮,仿佛预示着什么……
“娘娘……”一个宫女小心翼翼地走到马皇后身边,低声说道,“您该回宫休息了……”
马皇后没有理会宫女的话,她缓缓站起身,一步一步地走向殿外,目光始终停留在北方,那个越儿远去的方向。
“准备我的凤袍……”
奉天殿内,压抑的气氛几乎凝成实质。
越儿深入漠北的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将每个人的心都搅得翻江倒海。
朱标双目赤红,泪水早已干涸,只剩下眼眶周围红肿一片。
他紧紧攥着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却丝毫感觉不到疼痛。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越儿的身影,那个温柔娴静的女子,那个总是在他身边嘘寒问暖的妹妹,此刻却身处险境,生死未卜。
马皇后泣不成声,她紧紧地抓住朱标的手,仿佛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她的身体微微颤抖,仿佛风中摇曳的烛火,随时都可能熄灭。
她无法想象,她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女儿,此刻正身处刀光剑影之中,独自面对那残酷的战场。
汤和的脸色铁青,他紧抿着嘴唇,一言不发。
作为武将,他深知漠北的凶险,那里是蛮夷之地,环境恶劣,战事残酷。
越儿此去,无疑是羊入虎口,凶多吉少。
他心中充满了担忧和自责,他恨自己没能阻止越儿的冲动,恨自己没能保护好她。
殿内众人皆是沉默不语,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担忧和恐惧,却又不得不强作镇定。
他们知道,在这个危急关头,他们不能乱,他们必须团结一致,共渡难关。
朱元璋站在殿外,目光深邃地望着北方,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但紧握的双拳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他知道,越儿此举是冒险,是疯狂,但他却无法阻止。
因为他知道,越儿身上流淌着大明的血脉,她继承了他的坚韧和果敢,她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大明不可辱,蛮夷不可纵……”朱元璋再次重复着这句话,语气坚定而有力。
他的声音在奉天殿内回荡,如同洪钟大吕,震慑人心。
“陛下……”汤和上前一步,欲言又止。
朱元璋缓缓转过头,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沉声道:“朕知道,你们都很担心越儿的安危,朕也担心,但朕相信,她一定能平安归来!”
朱元璋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和坚定,仿佛一剂强心针,注入众人心中,让他们原本不安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陛下……”马皇后哽咽着,声音颤抖,“臣妾……臣妾……”
朱元璋走到马皇后面前,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柔声道:“皇后,朕知道你担心越儿,但朕的话,你还不明白吗?”
马皇后抬起头,疑惑地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说道:“朕说,越儿一定能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