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供销社想出去学习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战火烽烟看直播!
县供销社主任刘耀宗每次找夏正华,不是没钱周转,就是物资销售不出去。后面有两次,夏正华很想发火,但还是克制住了。
夏正华正在办公室接到柳丹慧的电话,得知她怀孕有一个多月了后,差点高兴地动作起来。听到敲门声,他把兴奋劲收住,对着话筒说:“亲爱的,我晚上就回家来犒赏你。有人来了,我先挂了。”
那边的柳丹慧知道自己要当母亲了,兴奋得还不想挂电话,只是听说有人来找夏正华,也只好把电话挂了。
夏正华对门口说道:“进来!”
何泽林带着刘耀宗进来了。
刘耀宗走到夏正华办公桌前,恭谨的问好:“夏县长,上午好!”
夏正华看着刘耀宗,半开玩笑的口吻:“刘主任,其实,说真的,我看见你一来,心情有点不那么好了。”
这话把刘耀宗说的悻悻的,不敢接话。
夏正华见他如此,就说道:“坐吧!”
刘耀宗堪堪把屁股坐了三分之一,还显得很谨幸。这是到夏正华办公室来汇报工作的人里面,唯一一个只敢坐三分之一凳子的人。
也莫怪,这年头没点经济发展的能力,很让人看不热,刘耀宗又是完全凭关系上来的人,更加不被其他局长看好,领导也不会喜欢。他是政协吴宇新主任的侄女婿,今年四十,混到正科级也不错了。他当然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对谁都一口笑,谁找到他,都会帮你忙,领导说的话,他百分之百听从,至于能不能办好,那就是两回事了。
夏正华也不想多批评他了,自己最多有人事建议权,他也没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也只好将就。
“说吧,今天来又是什么事?不会是你带领供销社把经营工作干得有起色了吧?”
刘耀宗也连带笑容地听着夏正华说完,才开口说道:“夏县长,现在供销社越来越难做了,我们的周边开满了大大小小的商场商店,完全不给我们空间了。他们灵活多变,我们却要一是一二是二,很难生存啦。”
夏正华也知道这种情况。其他商场商店,不是被承包了,就是个体户自己开的,他们没有那么多规矩,进货渠道也灵活多样,导致价格也能随行就市。反而供销社是原来的模式,而统购统销的模式,进货的渠道单一,价格又没得商量,所以销售就没那么好了。就想基层的粮站,也是这个样子。
夏正华问到道:“那你说怎么办?你说一下你的想法。”
刘耀宗看了一眼夏正华,麻着胆子道:“夏县长,我发现全国许多地方的供销社开始搞承包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我想带队出去学习学习,也借鉴他们的经验,把我们供销社也搞承包制,对职工进行下岗分流。他们自己承包柜台,或者辞职出去单干,我们县里买断他们的工龄。”
夏正华也从报纸上了解到了这些信息,也考虑过,只是一直没有去认真探讨。他只是觉得大家都是事业内的,一下子下岗了,不知道怎么去安抚,怎么去为他们找到其他生活渠道。现在听刘耀宗这样讲,他就知道下面肯定有大多数人这样想,可能想着单干更挣钱吧。
“刘主任,你们既然有这样的想法,我原则上是支持的。你大份报告上来,你就在省内的两个城市找几个县去看看,回来拿一个解决目前不死不活状态的改革方案来。”
刘耀宗听夏正华同意自己组织出去参观学习,心中满是兴奋:“感谢夏县长支持!我们一定学回好的经验。”
供销社这个系统是比较庞大的,布局到了乡村一级,每个村都有代购代销店。什么都收,什么都卖。夏正华记得小时候,一群小朋友去田埂塘磡旱土里挖到青木香半夏,剥到棉花树皮,都是送到村里的代销店卖钱换糖。
夏正华还是要招代刘耀宗:“刘主任,你们这次出去,一定要想周全,是出去干什么,学什么,去哪些县,哪些城市,回来怎么总结,怎么对接,怎么实行,都要先想好,做出计划书。不然,就是白弄费金钱。那样,职工们会闹意见,县里也不会同意。”
刘耀宗以保证式的口气回答夏正华:“夏县长,请您放心,我回去就组织编写外出参观学习的计划,连报告一起送到县里来。”
农耕时要他去外面搞点农资化肥回来,难!要他把县里的瓜果蔬菜推销出去,难!但刘耀宗办外出学习的计划这个事,真快!
两天后刘耀宗就来了夏正华办公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