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我的回忆录之五十有二 > 第20章.伴我成长的小人书

第20章.伴我成长的小人书 (第2/2页)

这个就是新的新华书店。不过却不是我当年的新华书店。

这让我想起了文末的感慨。

所以,我理应很是想念我的故乡。

是的,只是理应。

故乡,不是火车站上写着的站名,不是地图上印着的汉字,他是一串串的记忆构成的割舍不去的思念。

就如现在回去,我已经找不到我曾经住过的草房,找不到可以买好吃的排楼(现在知道是牌楼了),找不到当年那家宣传栏里写着当月电影预告的影院,找不到我当年放飞风筝的旷野,找不到我买过无数本伴随我成长的小人书的书店,找不到那些当年睡在我邻家通炕的兄弟,找不到我曾经读过的卫东小学,找不到曾经的南门、西门、北门,找不到姥家满院的樱桃树,找不到尘土飞扬的马路上悠闲的马车......

我回去做什么?

难道也像文中说的:也许能看到父亲领着儿子指着广场上的地砖说:“你爸当年就住这儿。”

想想这个场景就觉得是一种悲哀。

所以,我还是呆在这儿吧,现在的故乡应该也和我生活的环境一样:设计大同小异的楼区,繁荣度差不多的商业区,或通畅或有些阻塞的道路,口味相似的饭店......

没有别的了。

再次写到这里仍略有伤感!

这是海伦县第七百货商店,除了书店外,这里也卖小人书,也是我经常去的地方。我现在还记得卖小人书的地方在左边这个门进去,柜台的背面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玻璃。在这里我买过的第一本小书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西游记》第十八册-《智盗紫金铃》。对我喜欢的东西的记忆是真的深刻。

除了小时候的积累,我的第二波小人书快速增长归功于我的夫人。

夫人有次陪我去萨尔图古玩城买小人书,告诉我她们家三道街那儿有很多卖小人书的,言罢一脸的鄙视,好像我在古玩城一次买了五六本小人书是一种很没见识的样子。我也没在意,心说这么多年卖小人书的不都这样吗,几十本书中能挑出来五六本就不错了。

但好奇心起来了。

下次去安达终于知道是自己没见识了。

那应该是一家影院旧址,位于三道街,好像很久没放什么电影了,整个显得很破败。门前很大的空地上,小商贩很多,大多是书摊,得有十多家,几乎每家都有小人书,这里的“有”和古玩城二楼的有是不同的,是成箱子的有。而且还有六七家是以小人书为主的。如田爷爷进了二观园般的我立刻眼不够用了。

当然是马上挑书。

这里有个小插曲。

安达的书商们小人书价格是0.5元和1元两种,有些特别好的才卖到2元。而这0.5和1元之间并无明显摆放上的区别,全凭商家确定,你把挑选的书递给他后,他会告诉你哪本是1元的,哪本是0.5元的,这就增加了不可控性。

所以我每次去都声明,我只是买来看。然后选出几十本(想想当初五六本被夫人鄙视的还是有道理的),告诉商家,这里边哪些是1元你挑出去,我只要0.5元的。几次过后,商家看我真是不买1元的,又因为每次买的实在太多,基本上我挑什么就都0.5元给我了,习惯后也不说什么1元的事儿了。

当然有些明显是品相好的书我也给人家1元,或是有些人家本就声明2元或5元的我也给人家。

我只是针对那些先前不说,等我选完后再说哪些哪些是1元的那种。每次去了都至少几十本几十本的买,有时一次就买了三四塑料袋。这样坚持了好久,终于多了几千册的小人书进一步丰富了我的收藏。

第三波增长高峰是在BJ的潘家园,我在《再见琉璃厂,再见琉璃厂》一文中描述了当时场景。

第二次去琉璃厂已是2000年了。

......

那一次我在琉璃厂知道了两个地方,一个是潘家园(我专门奔这个地方的小人书去的),第二个是BJ北总部胡同32号(这个地方成了我心中的一个新的圣地)。

那年我在潘家园买了2000多册的小人书,基本上都是七十年代左右的,加上一些大套系的缺本,成了我11000多册连环画收藏中的珍品。

还记得当时一个摊位上有《闪闪的红星》一共8本,摊主要价5毛一本,我和夫人说:“现在的小人书是低价期,马上就会爆涨,我们把这8本都买了吧!”夫人“和颜悦色”地说:“买可以,但就算等到书涨了一百倍,50元一本了,你能蹲地摊上去把它卖了吗?”我摇摇头,怎么可能涨到一百倍,就算涨到一百倍了,我也不能蹲个地方卖去啊,老实地买走了其中一本品相最好的。(今天再去潘家园,同样的《闪闪的红星》已经被叫价500元,何止涨一百倍,涨了一千倍啊,而且现在还有个东东叫淘宝,不用蹲地上卖了。)

那时觉得琉璃厂真好。那时觉得潘家园的小人书真多,从那以后我再没见过一两元一本的七十年代左右的小人书了。

现在就连一元两元一本的小人书也几乎没有了。

第四波的增长高峰是在长春。当年我和赵玉华在那里设计长春火车站,现在的长春火车站就是按我们出的这张设计图建造的。

一向喜欢显摆的我现在提起来这件事并没有什么骄傲的感觉,那是因为随着成长,越发可惜了当年老火车站的那个历史悠久的钟楼了,真的可惜了,只是就如拆除的那个济南火车站的哥特建筑一样,这不是当年的我们所能改变的。

设计的空余时间跑遍了长春各处的旧书市,买了好几箱小人书。

怀念那个时代。

怀念那个小人书一两元一本的时代。

怀念那个每到一地都有书摊可以逛的年代。

怀念那个再也回不来的年代。

第五波的增长高峰利益于网络,网络的完善令我们现在几乎可以搜寻到所有的缺书,我在网上买了很多小人书,但不知为什么却少了那种淘而发现的喜悦。渐渐地很久不买什么书了。

这就是我当年在7788中国收藏热线上买书时的记录,现在上边还有30多块钱呢,已经是三星买家了,可见当初确实买了不少。

人都是这样,太容易得到的就不当回事儿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得到金固然是乐趣,但少了淘,乐趣将少了不少!!

虽然有人买了书是为了充门面,但显然我不是这样的!

我是要读的。除了读我买的小人书外,我还读了许多别的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