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2 (第2/2页)
康熙看他的神情一看就是有想法的人。“那你说说看,让张大人听听。”
掌柜的苦笑,“我是河南人,上了几年私塾,屡考不过,就出来讨生活当了掌柜。后来家乡发大水,所有的家当全冲走了,要是当时也有龙源商号我就不用大老远跑回老家送银子,当时我到时我的父亲已经饿的不行了,我到那时只看见了最后一眼。临出京时还打听了朝廷整整给了八十万两银子赈灾,可我到了老家十来天才到赈灾物资,我用我多年的经商眼光看也就20多万两的东西,至于后来的事我不说你们也知道了。说实话要不是我从京城走知道朝廷赈灾的实际金额,连我都会以为朝廷不管那些灾民了。何况那些灾民呢。不是没有好皇上,只是没有好官啊。康熙康熙吃糠喝稀,我都为康熙大帝冤枉。”
康熙坐在拿桌子下的手快把扇柄掐断了。
“河南现在那边怎么样了,去年不是又发水了吗。”康熙尽量用平静的心情来问掌柜。
“去年还不错,没有一个饿死的人,平平安安的度过去了。这边刚发布赈灾的消息,河南那边就知道了这次的赈灾物资的明细,直接按人头发放了,那边的官员也不敢太放肆,顶多挣点私人银子。就像被大水冲走确定死亡还没有亲眷的那样就落在衙门这些人的身上了。”
康熙满意的点点头,可一琢磨不对啊,“怎么这边刚从户部批那边就能领银子了。这也不现实啊。”
“说起来这事也挺好笑的,当时九贝勒去龙源银号找钱掌柜,要存八十万两白银,周转到外地是要收取费用的,九贝勒非一个铜板的手续费也不给,气的钱掌柜要把九贝勒的银子全退还给他,包括以前的生意也不做了,直到后来九贝勒说,爷正常存的银子你们银号怎么扣都行,可这户部赈灾的银子扣一个铜板都不行,也不是付不起这八百两银子,可涉及朝廷的事爷不能这么去办。后来那个钱掌柜免费给周转的还是用最好的信鸽送的凭证。所以我们大家都管他叫小气九财神。”
康熙纳闷的问,“不是他直接自己掏腰包付周转银子,更好吗?怎么你们却对他做的事还觉得对呢?”
张廷玉也对这种奇异行为表示不解。
“别说你们不解,我们刚开始也不解,九贝勒当时又拿出八百两银子给了钱掌柜让他直接吩咐河南分铺购买粮食在灾区以他们银号的名义赈灾。我听到时更『迷』糊了,后来问了东家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公是公、私是私,银子可以掏但不能当作周转的费用,这是原则『性』的问题。”
张廷玉听到这里也明白了些,可对这些原则不太了解,就问掌柜,“后来那个钱掌柜受了吗?在河南赈灾了吗?”
“当然赈灾了,不瞒你说后来我也去给家里存银子去了,那个手续费也被钱掌柜当作赈灾银子一起陆续布施了。而且他们商号还在昌盛米业购买了一万两银子的粮食在河南赈灾,我们东家也捐了500两。”
张廷玉脑子里回忆去年的事,“掌柜,朝廷没有接到各个商户赈灾的赈灾款项啊?而且朝廷也不知道你们这些商户捐银子的消息啊。”
“张大人,你是当官当『迷』糊了,这真正做善事的,干嘛要做的沸沸扬扬的,只要问心无愧,银子真正用到灾民的身上就行。后来听说徽商商会也组织商户捐银捐物的运到河南,要不仅凭朝廷的几十万两银子怎么能一个饿死的人都没有,这里面可还包括老人和孩子啊。”
康熙和张廷玉很明白在灾年老人和孩子的含义,那就是代表着死亡。“是应该好好感谢那些捐银子的商户。”
掌柜边喝着酒边摆手,“谁在乎这些,我们掌柜说的好,天佑善人,不修来世修今生,自己把该尽的义务尽了,该做的事做了,到死给自己一个交代就够了。”
康熙喃喃自语,“是啊,把该尽的义务尽了,该做的事做了,到死给自己一个交代就够了。”
看看时间康熙站了起来,“衡臣,爷先走了。”
张廷玉赶紧起来送康熙出去。
“你先跟他聊吧,什么情况明天告诉朕。”
胤禟急的直转圈,“额娘,皇阿玛到底能不能来了,快到吉时了。”
“不来也好,这要是你皇阿玛来证婚还不得醋味飘满整个京城啊。你没看见你那几个哥哥和嫂子的脸『色』,福晋嫁妆多还妨碍着他们事了,这一个个的就见不着别人过的好。不过话又说过来了,你大舅哥没有意见吗,这家底都给两个姑娘掏空了吧。”宜妃关心的问,也不是她贪财,关键没见过谁家压箱底就放了足足50万俩的银票,两个姑娘就陪送100万俩这个数字简直震撼了当场的待嫁和已嫁的福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