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忽悠王的军事人生 > 第一五三章立绝世威名

第一五三章立绝世威名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忽悠王的军事人生!

授勋台的金色帷幕尚未完全合拢,邬凌已经扯开紧扣的领口。

绶带在军装表面压出的褶皱里,还残留着新闻司女干事撒的闪粉。

他快步穿过地下通道时,那些亮晶晶的碎屑簌簌落在军靴上,像极了西伯利亚冻土带上空飘落的侦察卫星涂层材料。

“英雄该去庆功宴了。”警卫员小跑着追上来。

邬凌突然停在通道拐角的应急灯下,荧光绿的光晕将他的影子折成锐角:“帮我查三件事——军事博物馆穹顶的合金成分报告、上周三总参二部异常数据流的备份记录,还有……”他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军装第二颗纽扣,“调阅我过去七十二小时的全部行程轨迹。”

盛瑶从消防通道阴影里闪出来时,正撞见警卫员错愕的表情。

她脖子上挂的徕卡相机撞在铁质门把手上,清脆的金属声在地下通道激起回音。

“行程轨迹里包括昨晚在长安俱乐部后巷的二十三分钟?”她扬起手机,屏幕上是加密地图的红色光点,“英雄同志该不会要查自己女朋友安的定位器吧?”

邬凌接过她抛来的薄荷糖,铝箔纸上的俄文生产日期让他瞳孔微缩。

这是半年前他们捣毁边境走私据点时见过的伪装包装,当时查获的货箱夹层里藏着微型激光制导模块。

“我要去趟装备发展局。”他忽然转身,军装下摆扫过盛瑶的麂皮短靴,“你跟着去的话,记得带润喉糖。”

盛瑶小跑着跟上他带风的步伐,手腕上的古董欧米伽突然开始震动。

表面镶嵌的珐琅鸢尾花是军情处特别改造的报警器,此刻正以摩斯电码的频率提醒她,邬凌要查的东西已经触动了某个加密警报层级。

他们在装备发展局档案室耗到深夜。

玻璃幕墙外,央视大楼的霓虹灯牌正在播放邬凌白天的授勋画面,女解说员激昂的声线透过隔音窗传来,与档案室老式换气扇的嗡鸣交织成诡异的二重奏。

“第七代雷达的谐振频率偏移了0.03赫兹。”邬凌突然将三份图纸叠在紫外线灯下,铅笔圈出的数字在紫光中浮现出荧光标记,“就像你上次把侦察机航拍图P进旅游杂志,虽然肉眼难辨……”

“但专业人士能顺着色差反推原始数据。”盛瑶咬着铅笔尾端的橡皮擦,突然用鞋尖碰了碰他的小腿,“就像你总说我往你咖啡里加炼乳会改变液体折射率?”

邬凌的钢笔尖在保密协议上洇出个墨点。

他想起三小时前李副局长说的话:“邬大专家,咱们的预警系统连北美苍蝇的振翅频率都能捕捉,您说的这个误差还不及总参食堂饭菜的盐度波动呢。”

此刻档案室顶灯突然频闪,备用电源启动的瞬间,邬凌看见自己映在钢化玻璃上的面容。

那道从额角延伸至下颌的伤疤在冷光中泛青,那是半年前他用身体挡住飞溅的导弹芯片时留下的——当时盛瑶攥着被弹片划破的采访本,用口红在扉页画了条歪歪扭扭的抛物线。

“明天去陆军学院。”邬凌突然将图纸卷成筒状,纸边擦过盛瑶锁骨时带起细小的静电,“他们去年报废的那批模拟训练器……”

话没说完就被尖锐的警报声打断。

走廊尽头涌来杂乱的脚步声,档案室智能门禁系统的瞳孔识别界面突然弹出红色警告框。

邬凌的军官证芯片在识别区划过时,液晶屏显示出冰冷的宋体字:权限等级不足。

盛瑶突然踮脚凑近他耳畔:“上个月我在北戴河拍到的那个中将,他女儿有架私人无人机挺有趣的。”她呼吸间的柑橘香盖过档案室的樟脑味,“你说巧不巧,那架无人机的导航系统……”

邬凌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他想起三天前在总参食堂听到的闲聊,关于某位领导家属承包军用零件翻新业务的传闻。

当时餐盘里的糖醋排骨突然变得难以下咽,现在回忆起来,酸甜酱汁的色泽竟与盛瑶无人机拍摄画面里的沙漠迷彩颇为相似。

他们在凌晨两点被“请”出大楼。

邬凌站在岗亭探照灯的光晕里,看着自己呼出的白雾与盛瑶相机镜头前的哈气重叠。

她正对着星空调整曝光参数,忽然轻笑起来:“英雄同志,你猜北斗三号第47颗卫星的轨道倾角误差是多少?”

邬凌正要回答,口袋里的加密手机突然震动。

是警卫员发来的消息:博物馆穹顶合金样本检测报告已删除,数据备份服务器今晨遭遇“意外”断电。

盛瑶的镜头忽然转向东南方。

夜色中,某栋写字楼顶层的LED广告牌正在循环播放拥军宣传片,画面里邬凌指挥演习的身影被跳动的光点切割成碎片。

她按下快门的瞬间,广告牌突然黑屏,整条街的梧桐树影都剧烈摇晃起来。

邬凌望着恢复正常的广告牌,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军装袖口的铜扣。

当盛瑶凑过来检查刚拍的照片时,他注意到她发梢沾着片梧桐叶——与三个月前他们初见时,飘落在重要文件袋上的那片形状完全相同。

故宫角楼的剪影刚浸透晨雾,邬凌的军靴已经踩上军事博物馆后巷的青苔。

他摘下将校呢大衣的肩章,露出内衬里暗绣的北斗七星图案——这是当年雪豹突击队退役成员的接头暗号。

潮湿的砖墙上,三道深浅不一的划痕在晨光中泛着油润的光泽。

“报告邬指,三号档案室恒温系统近三个月用电量波动,与馆藏青铜器氧化速率存在0.7%的偏差。”拐角阴影里传来沙哑的烟嗓,裹着芝麻烧饼香气的文件夹从通风口递出,“您要的合金样本光谱分析,在第七页折了角。”

邬凌的指腹擦过文件边缘的茶渍,这是老部下张铁山特有的标记。

去年处理南海声呐阵列泄密案时,对方就是用同样带着油腥味的档案袋,给他送来关键性的水下声纹比对数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