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揭开真相的帷幕,迎接全新的挑战 (第2/2页)
"三进制排列。"他扯开止血绷带缠住左肩伤口,右手食指沿着天权星位置顺时针按压三圈。
控制台内部传来齿轮咬合的震颤,冰封的生物组织突然渗出淡金色液体,在凹槽里形成不断变形的拓扑结构。
战术腕表的全息投影自动调出记忆数据库,邬凌用牙齿咬住微型手电筒,光束扫过控制台侧面六边形接口时,突然想起变异生物腹腔里的晶体共振器。
他从急救包抽出两根止血钳,将其中一根弯折成三十度夹角插入接口。
当第二根止血钳触碰到隐藏的电容板时,整个环形空间骤然陷入黑暗。
邬凌的后背紧贴金属墙面,听见电子设备重启的嗡鸣声里混杂着某种古老的机械语言。
显示屏重新亮起的瞬间,他看见自己三天前在实验室输入的军事防御代码,正在与外星文字进行几何级数换算。
"原来密码是我们自己的导弹轨道算法。"他扯下吊坠按进凹槽,陨铁材质的北斗七星与生物组织释放的液体产生化学反应。
穹顶传来液压装置解除锁定的声响,血色激光束如同退潮般缩回墙体缝隙。
辐射检测仪的蜂鸣声戛然而止,邬凌的****从强磁场中坠落。
他快速浏览控制台浮现的立体星图,发现十七处闪烁的坐标点与半年前失踪的勘探队行动轨迹完全重合。
当指尖触碰到某个类地行星的投影时,整座建筑的蜂窝状孔洞同时喷出高压气体,那些荧光物质在空气中凝结成量子计算机的雏形。
邬凌的瞳孔映出瀑布般刷新的数据流,作战服内置的记录仪开始自动存储海量信息。
他认出其中某个能量转换公式,正是上周军科院未能攻克的定向能武器瓶颈。
随着更多军事技术资料解压完成,他太阳穴突突跳动——这些超越现代科技三百年的理论模型,正在他大脑中自动构建成可视化作战方案。
建筑外传来直升机桨叶的呼啸声时,邬凌已经用电磁脉冲手雷销毁了生物组织。
他将数据芯片藏进北斗吊坠的暗格,转身撞见破门而入的盛瑶。
女记者的防辐射面罩布满裂痕,摄像机镜头却稳稳对准他染血的作战服。
"三号机位准备就绪!"盛瑶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身后十二名特种兵正在建立临时防线。
邬凌看见她战术背心上的弹孔擦痕,伸手将人拽到掩体后方:"谁允许你跟来辐射区的?"
"观众需要真相。"盛瑶的睫毛挂着冰晶,镜头转向正在融化的量子计算机,"而且你需要见证者。"她的备用储存卡滑进邬凌掌心,上面贴着两人第一次联手破解军事谎言的日期标签。
七天后,东海军事基地。
邬凌的军靴踏上全息投影台的瞬间,四十七国军事观察员的呼吸声同时停滞。
他背后的环形屏幕正在分解外星科技的核心算法,粒子重组武器的模拟演示让前排将军们攥碎了茶杯。
"定向能护盾的能耗降低76%。"邬凌点击战术平板,防护罩生成器的虚拟影像吞没了整个演习场。
当模拟核弹在淡蓝色光膜上撞成烟花时,观礼台爆发的掌声震落了穹顶的积雪。
盛瑶的摄像机镜头穿过沸腾的人群,聚焦在邬凌解开领口纽扣的右手。
那个北斗吊坠在强光照射下泛着冷辉,与屏幕里的星图产生奇妙共振。
她想起昨夜实验室里,邬凌用三分钟就修正了她追踪半年的军备漏洞数据,指尖还残留着他书写公式时的温度。
庆功宴的香槟塔折射着水晶吊灯的光芒时,邬凌在洗手间镜框后发现了异常。
他假装整理军功章,用腕表扫描镜面镀层——某个加密频段的电磁讯号正在持续发送定位数据。
宴会厅传来的《胜利进行曲》突然变得刺耳,他注视着盥洗台排水口闪过的金属反光,那是他今早亲自拆除的第十七个窃听器残骸。
机场跑道的探照灯刺破云层时,邬凌在专机舷梯上停顿了半秒。
他摸到口袋里盛瑶偷塞的纸条,展开看见两行熟悉的字迹:"柏林军事展的咖啡机坏了,记得赔我新的。"背面用显影药水写着未破译的摩尔斯电码——这是他们约定的危险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