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杭州事了,接宋引章母亲 (第2/2页)
戌时,众人喝的醉醺醺。女卫将赵盼儿和宋引章二人扶回了寝室。赵宸没有回寝室,因为柯世昭说有珍宝献上。赵宸带着曹虎和四个护卫跟着柯世昭走到了一间屋子,屋子外有柯世昭三个狗腿子守着,屋子里面是一间客房,没有灰尘应该是仆人时有打扫的缘故。
再走几步便是内屋就寝的床榻,柯世昭拦住了曹虎二人,“殿下,接下来不适合这两将军观看。”曹虎和护卫一听,右手一直握住的刀柄一拔,“噌!”一声响,让柯世昭冷汗直冒,忙解释道:“殿下,这珍宝就在床躺上,里面真不适合两位将军检查。给草民一万个胆子也不敢暗害殿下!”
赵宸淡定的挥了挥手,“其实有胆也没事,孤还是挺期待送上个诛九族大礼。你们退下,孤要看看是何等珍宝。”听到“诛九族”三字,柯世昭不再冷汗直冒,他想在双腿间开闸放水。
曹虎五人人听命,收刀领命背靠门帘,随时待命。
赵宸闻着空气中熏香的气息,感到好笑,“这人可真有本事,南洋催情的熏香都能弄到手,往年他也就在藩国朝贡上看到过,这从商的本事也是厉害。”
待众人退下后,赵宸掀开门帘走了进去,床榻上有位美人面向朝外侧卧眯眼观察着来人,赵宸走上前说道,“行了起来吧,人在门外,你物证准备好了?”
李玉湖打了个哈欠,拍了拍床,床下面钻出来个人,正是齐磊。
齐磊作揖回道:“回殿下,人证,物证俱在。方小巧也愿意招供。”
赵宸点点头,随即朝门外吩咐曹虎和护卫将柯世昭四人绑起四人嚷嚷着喊冤,赵宸嫌吵闹,让曹虎将粗布撕下塞住四人嘴里。
赵宸看着四人说道:“你们也别喊冤,商场上的算计,算到孤的头上,只能说你们的胆很大。不过这齐家毕竟带孤不薄,今日只是孤当作没发生过。”
四人被堵着嘴巴鸣咽,不甘心的看向齐磊和李玉湖二人。
齐磊立马跪下磕头道谢,“多谢殿下。”
赵宸摆摆手,说道:“你们自行处理吧,孤要回去陪美人了。”
齐磊和李玉湖站起来,朝赵宸深施一礼。
待赵宸和护卫走远后,李玉湖这才将柯世昭嘴里的粗布取出。
柯世昭心如死灰,狠狠瞪着二人,“齐磊你为什么在这?你不是应该在陪老太君那吗?”
齐磊咧嘴一笑,弯着腰看向地上跪着的柯世昭,“这要多亏了你,要不是你每日盯着我和娘子,你的相好方小巧也不会在那日被禁卫发现。我也不会恳求太子殿下帮我策反你的老相好。”
李玉湖和齐磊相视一笑,要不是这般碰巧,两人也只能想其他招对付他了。
......
齐府一事就此了结,柯世昭臀部挨了二十板,修养几天后被赶回了老家,贴心的外孙没了,到头来没想到竟是个欲侵占家产的恶棍,齐老太太伤心之余,将管家大权交给了齐磊,可喜可贺,可喜可贺。赵宸也告别了齐磊、李玉湖夫妇,接下来的行程便是出发临安,由于临安是隔着宁海郡,步行三个时辰即可,因此仪仗和骑兵留在了宁海郡,赵宸只带着三百名护卫踏上了临安路程。
看着熟悉的建筑,赵盼儿和宋引章心情越发美丽。赵盼儿拉着赵宸的衣袖,娇声道,“郎君,这次先行看下宋母吧,不过宋母你如何安置?”
宋引章听到话题是自己的母亲,竖起双耳,瞪着一双大眼看着二人。赵宸挠挠头,“我还没想好,主要看李氏习不习惯宫中的生活,你也知道宫中的规矩颇多。”李氏就是赵盼儿口述中的宋引章的母亲。赵宸也是前两日听赵盼儿的口述才知道自己还有个李氏的岳母。早年宋引章挺惨的,自幼丧父,随母亲李氏靠卖身过活,长大后成为一名乐姬,庆幸有赵盼儿照应守住名节。
赵盼儿点点头,“妾身懂了,这事容易办。宋母膝下只有引章妹妹一人,了无牵挂,咱们在京城不是有一座别院吗,空着也是空着,不如让宋母住进去,丫鬟仆人伺候着就行,若引章妹妹想念宋母就接宫中小住两日即可。”
赵宸点点头,说道,“就按你说的办,引章你觉得如何?”
宋引章讨好道:“恩恩,都依郎君。”
“那奖励呢?”
赵宸挑眉问道。
宋引章凑近赵宸,轻吻他的唇瓣,赵宸满意的笑着搂紧怀中软玉温香,低沉性感的嗓音缓慢而清晰的传入赵盼儿的耳中,“咱可是一个好相公,盼儿娘子也不能怠慢。”说罢搂住赵盼儿细腰转头就上去吻住了盼儿娘子红唇,几息后松开。
赵盼儿脸上浮起朵朵晕红,眉心隐约皱起,杏眸中闪烁着怒气,嘴唇微微嘟起,娇嗔地瞪了赵宸一眼,嗔怪道:“好不容易上的妆都花掉了,哼~”说完推开赵宸,拿起小铜镜左看右看。两腮飞红,使得她本已瓷白的肌肤更添了几分娇艳。
不久后车架经过一条河道左侧拐弯到了宋家。青石板路上干净整洁。庭院里,悠悠花香混着阵阵烟熏肉的香气。
小小的庭院里,一位妇人站在前院晒着熏肉。
宋引章见到宋母李氏激动的跑上前抱住她的腰哭着道,“母亲您怎么瘦成这样了?孩儿不孝,没能照顾好你。”
“呀,是丫头,丫头你怎么回来了?是不是被宫里赶出来了?不哭,不哭,你这些年寄来的钱我都攒着呢,够我们母女生活了。”
宋引章抹干泪水放开李氏。赵宸下了马车,见到李氏和宋引章相拥而泣的场面,心里也不免酸涩。赵盼儿连忙上前将赵宸公务巡游,宋引章和她是跟随太子出行之事解释一通后,这才安心。宋引章这时提起接李氏去京都。李氏本不愿劳烦宋引章,自己愿意留守老宅。赵盼儿出面划重点“太子要求”,这才让李氏同意了下来,最终随行车架数量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