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老套路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我在大唐搞农庄!
李承乾在得到李二的允许后,便让长孙家庆尽快将蜂窝煤炉和蜂窝煤的事情落实。
长孙家庆在得到李枫的指点后,先在东市租了一间铺子作为门面。
然后给河间王李孝恭、赵国公长孙无忌、吴国公尉迟恭等李二的心腹大臣们每人送了一个造型精美的蜂窝煤炉和一个铜壶。
并隐晦的表示,这是太子殿下有感于贫苦百姓过冬不易,特意找泾阳侯李枫制作出来的,想卖出去赚点钱赈济贫苦百姓。
一众人精要是连这点话都听不明白,也不用混了。纷纷表示太子为了贫苦百姓都不惜操持贱业了,我等怎能坐视百姓受苦呢?于是众人纷纷咬着牙慨慷解囊,购入了数量不等的蜂窝煤炉子。
李枫在让工坊制造炉子的时候,让他们特制了一批造型精美的炉子。工坊的工匠们不少都是在前隋混过的,主观能动性极强。针对不同品级的官员和勋贵,生产了数种造型外观不同的炉子和铜壶。
李枫对于这些炉子的定价相当的“良心”。
用他交代长孙家庆的话就是,他长孙无忌堂堂的赵国公、陛下的小舅子,让他用一个十贯钱的炉子,这是看不起他啊。让那此五姓七望的人知道了,还以为赵国公家没钱用不起好东西呢!
当魏征这个出了名的“穷人”也捏着鼻子买了两个炉子之后,蜂窝煤炉子在长安的名气彻底被打开了。
自古以来,官员权贵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流行的风向标,哪怕到了后世也是如此。
上行下效之下,家资颇丰的官吏们,商贾富户们涌进了东市的门面,完全不在乎炉子要多少钱,只要能拿到炉子,钱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
等他们使用过后,发现这炉子比火炉方便的多。火炉需要持续添柴很不方便,直接烧石炭稍不注意就容易中毒,烧木炭、竹炭成本高不说也不是很安全。于是乎,蜂窝煤炉大受追捧。
捞到了第一桶金之后,长孙家庆又开始雇人挨家挨户的推销蜂窝煤炉。
最便宜的蜂窝煤炉子只要五十文,虽然要签五年的蜂窝煤采购合同,但是架不住蜂窝煤便宜啊,一文钱可以买到五块蜂窝煤。
买不起蜂窝煤炉子也没事,可以加入蜂窝煤厂,制造蜂窝煤赚钱,也可以加入配送队送煤赚钱。
很快蜂窝煤炉就开始在长安的大街小巷流行了起来,很多店家都开始用蜂窝煤炉代替火炉进行烹饪,有的茶肆更是在门口摆了一溜的炉子烧水,场面颇为壮观。
虽然蜂窝煤炉销售火爆,但还是有很多人家没有购买,不过蜂窝煤的销量那是节节攀升。
甚至开始有外地客商找到长孙家庆,想要购买炉子去外地贩卖。
倒不是没人想过要仿制蜂窝煤炉,只是生产效率太低,成本远超李枫的炉子。他们也没意识到,价格低的发指的蜂窝煤才是大头!
等炉子生意走上正轨后,长孙家庆盘算了一下收益,发现扣除李枫的货款,居然赚了不少钱。这些钱大多是在官员权贵们身上捞出来的。
十二月初一
“殿下,这是上个月的账本。”
李承乾接过账本随便翻了翻,惊呼道:“十万贯!这么多?”
“主要是炉子赚得多,这个月就不会有这么多了。”
“炉子那么赚钱?”
长孙家庆组织了一下语言后,解释起了为什么挣了那么多钱的原因。
李枫在每个炉子上都打上了一个钢印:“大唐东宫炉子指定供应商”。
这十一个字一印上去,那些富商巨贾跟被打了鸡血一样,疯狂的购买炉子。只要炉子够精美、价格够高,他们根本不在乎炉子多少钱。
李承钱闻言摸了摸下巴,道:“看来要尽快打开其他地方的销路啊。”
“臣已经在安排了。”
“嗯。”
“养济院的事情怎么样了?”
“已经找到了地方,工部的工匠正在修整。”
“安排一下,明天去工地看看。”李承乾吩咐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