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朱元璋到现代 > 第143章 坦白直言的老儒士

第143章 坦白直言的老儒士 (第2/2页)

“咱们的子弟,为了入朝为官,日夜苦读儒家经典,遵循着祖宗的教诲,可这女子轻轻松松就占据了朝堂官位。”

“这往后,我们家族培养的子弟入仕之路岂不是更加艰难?朝廷官职就那么多,她们分走一份,我们的机会就少一分!这不是明摆着挤压我们的生存空间吗?”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各自心中的私利和盘托出,情绪一个比一个激动。

房间里充斥着愤怒、担忧与不满的声音。

在这过程中,有一位老儒士始终沉默不语,只是静静地听着众人的发言。

他的面色越来越难看,原本还带着一丝期待的眼神,此刻已被失望填满。

他原本以为众人齐聚是为了扞卫儒家正统,扞卫祖宗礼法,那是他心中至高无上的使命。

却没想到听到的全是对个人与家族利益的计较,在他看来,这些理由是如此的不堪,如此的狭隘。

他打从心底里瞧不起这些人,觉得他们目光短浅,满心只有自己的那点蝇头小利,完全忘却了儒家的大义。

然而,尽管心中鄙夷万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人的确是儒家的忠实拥趸者。

多年来在各自的地方不遗余力地传播儒家思想,维护儒家的地位,为儒家的传承与发展也付出了不少心血。

想到这里,他只能微微摇头,脸上尽显无奈之色。

孔希学静静地听着,神色愈发深沉。

他深知,这些人毫不掩饰的私利诉求,虽然直白得有些刺耳,但清晰地反映出,改革对传统儒家势力的巨大冲击。

想要凝聚起反对改革的力量,就必须直面这些现实问题。

他缓缓开口:“各位,既然大家都坦诚相见,那我们更要齐心协力。”

“我们的家族利益与儒家正统紧密相连,改革危及儒家,便是危及我们所有人。”

“我们必须想个周全的办法,既能维护家族利益,又能扞卫儒家的正统地位。”

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认同与期待,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焦在孔希学身上。

陈老微微前倾身体,目光灼灼地对孔希学问道,“衍圣公,刘伯温在与你相处时,可曾提及明日去校场之事?”

孔希学微微一愣,突然问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但很快便回过神来。

“有,刘伯温确实提过,只是并未明说校场那边有何事,只说去了便知,言语间颇为神秘。”

“宋濂也同样邀请你们了么?”

留着山羊胡的中年儒士冷哼一声,脸上满是不屑,“没错。那宋濂也是遮遮掩掩,不肯透露半点实情。”

“也不知改革派,搞这些故弄玄虚的把戏有何用意,指不定又要拿出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来蛊惑人心,就像今日那离谱的表演一样。”

身形微胖的老儒士附和道,“可不是嘛,明日去了校场,咱们可得擦亮眼睛,看他们到底要耍什么花样。”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们的改革损害了咱们的利益,动摇了儒家的根基。”

这时,一直沉默的那位对众人满心鄙夷的老儒士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虽然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不管校场之事如何,我们反对改革的立场绝不能变。”

他目光扫过众人,隐隐带着几分审视,“我们得时刻记住,我们是为了传承儒家正统,为了祖宗的教诲,而不只是为了个人私利。”

“若是只为了自己的那点蝇头小利,又有何颜面自称是儒家子弟?”

众人听了,有的面露些许尴尬之色,有的则很认真的点头认同。

孔希学神色凝重,沉声道:“不错,明日校场,我们一同前往。”

“大家务必保持冷静,莫要被他们的表象所迷惑。”

“我们要从他们的展示中,找出改革的破绽,为我们反对改革增添有力的论据。”

“衍圣公所言极是,”

头发灰白的老儒士捋了捋胡须,“我们不仅要在言语上反对,更要在行动上抵制。”

“光靠嘴上说说,是无法阻挡改革的步伐的。”

“我们必须与今日的那些文臣,和国子监的那些学子有所行动。”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气氛愈发凝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