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不点名道姓的批评某个人 (第2/2页)
“专门挑大家正在忙活的时间说话,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但是呢,这个事,如果不说,大家又会以为是个小事儿,如果大家都给当成是个小事儿的话呢,往后说不定会惹出大事儿来!”
“所以呢,今天,借着这个机会,专门来跟大家伙儿们说个事儿。”
马勒戈壁的!你这车轱辘话有完没完了!竖着耳朵听八卦的职工们纷纷在心里头骂娘!我们都在聚精会神的听大瓜呢,你这倒好,说起废话没完没了了!
呵呵,都等急了吧?没错,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沈临风深谙信息传播学,他专门进修过,知道在新媒体传播当中,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能够快速聚拢大家的注意力,他用的就是这个套路。先抛爆炸性的热点,把情绪拉到最高,把弦儿绷紧!然后再用无所谓的屁话,让大家把紧绷的弓弦松开。
虽然会被吐槽,但是这种操作的效果还是蛮好的。“诸位,有件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咱们厂不是新开了一条生产线吗,专门用来生产农用车的……”
“不规范,这个小沈同志,一点儿规矩都不懂,哪有这么发言的!肯定没有专职秘书给他写演讲稿!”王德发听完沈临风的开场白之后,忍不住摇起了头。广播和发言,都有其固定格式的!只有门外汉才会用大白话讲话!
跟职工们讲话,要注意方式,千万别用官话套路,开局就是在某某某领导的关怀下,在啥啥啥政策的扶持下,我们经过如何努力的奋斗……
放心,只要用这种套路话发言,一定会劝退九成九的听众,大家都很忙,不是来听你说废话的!能不能捡重点的说!
还有就是,一定要说大众群体们能听懂的“人话”!大家的学历有高有低,尤其是八十年代,化工厂里的职工们主要以半文盲和初小水平居多。
在绝大多数的家庭里,一般让孩子读个三两年就退下来了,再让老二去读几年书,然后再退下来,再让老三上……
七八十年代,最不缺的就是孩子了,满街孩子跑,绝大多数家庭,一户人家的孩子至少两个起步!
大家都不怎么富裕,哪有钱同时供应太多孩子上学呢,简单的上几年学,会写自己名字,认识加减乘除,就够用了!
别的字可以就着馒头吃进肚子里,名字可必须得会写。面对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职工们,说官话打官腔,能爱听就见鬼了!
“毫不客气的说,农用车项目能不能做起来,关系到咱们厂未来的生死存亡!大家想必都知道,咱们厂的效益不好,很多个车间甚至连每月一桶香油的福利都给取消了,放心,这笔钱不是被你们领导给贪污了,而是真的没钱了!”
一语惊人,四座哗然!就连办公室里的厂长都差点儿没绷住,真想冲进播音室里,去把沈临风这张嘴缝上!怎么什么实话都敢往外说呢!
“啊!真的假的?不能吧?咱们厂要破产?”有消息不灵通的职工大惊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