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一言误国 (第2/2页)
“那是,我二人当年随王忠嗣大将军在边疆,百战百胜,无往不利。我就没听说王将军打过败仗。”李二大爷喝了酒,话就多起来了。王蕴秀见有人夸赞她父亲,自然开心,不由得对这老头和李宏有了好感。只是这李宏一直在和那两个胡女耳鬓厮磨,好不要脸,虽然我大唐男女稍微开放了点,但这总不登大雅之堂,哎呀,那边李白更是,直接斜卧女子腿上,自斟自饮,嘀嘀咕咕不知道在干嘛。
“如果王将军不在,如今外镇节度使大都为胡人,王将军在,还可防范一二,如果不在,各位觉得呢?”李宏突然坏了气氛。
“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封长青,史思明,安思顺。还有大唐现在那么多的羁縻州,时间一长,谁能保证不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个王将军纵有三头六臂,他能挡的了多时?他纵使长命百岁,又有哪个汉人替他?”
王蕴秀感觉都有道理,默默的点头,爹爹那么辛苦,确实没有人帮他。
汝阳王还是一副笑脸,和薛琴儿探讨琵琶。李白似乎醉了。高适起身说道\\\所以我等大唐好男儿,应该去边疆从军,而不是在长安喝酒作诗。\\\说完有些麻木的看着李白。饮完杯中酒。
“不但男儿应该去从军,大唐应该大量充实边疆人口,加大汉化进度,羁縻州太多,时而反叛,军镇节度使皆外族掌控,日久必生变。”王昌龄突然说道,“我等今日和王将军见面也是谈这事,将军深以为是,却也无计可施。”
“我在长安数日,灯红酒绿,久怀忧国之心,有心报国从军,却苦于没有出身,哎,李宏虽无大才,却想能提枪上马,为我大唐戍守边疆。”
“喔,不想公子如此年少,却有拳拳报国之心,实为难得。”王昌龄奇道。
“可我大唐,非世家大族,功勋王侯举荐,极难入仕,才如李太白,却也踌躇半生。”李宏故意挑话。
不想高适、王昌龄也只能唉声叹气。
“我去和我爹爹说,让你从军,我大唐好男人,就应该在沙场上一刀一枪博个功名,学那冠军侯,封狼居胥,好不威风。”王蕴秀端着酒杯,天真的说道。
汝阳王突然发声:“小娃娃,再不回家,待会宵禁了,你爹要把整个长安都翻过来的。我今日也乏了,我就顺路送你回家。”
几个美娇娘,随车而去。李白却突然清醒了。
“今日我面见圣上,将李宏兄弟前日所言,一字不改告知圣上,王将军当时也在身旁,附和言安禄山日后必反,圣上大怒,虽有公主和贺监相劝,圣上也是怒气难消,武将皆由外族担当,你等可知是谁上言?”
“何人出此卖国之言?”
“右相李林甫”。
纵皆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