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百草药材:百草疗愈指南 > 第34章 艾草:百草之王

第34章 艾草:百草之王 (第2/2页)

外用

- 艾灸:艾条艾灸时,将艾条点燃,距离皮肤2 - 3厘米,进行温和灸,每次15 - 30分钟,以皮肤微微泛红为度;艾炷灸时,根据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大小的艾炷,一般每穴灸3 - 9壮。艾灸可激发人体正气,增强免疫力,对宫寒不孕、痛经、胃脘冷痛等虚寒性病症有显着疗效。例如,对于宫寒不孕的女性,可艾灸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每月在月经结束后开始艾灸,连续艾灸10 - 15天,坚持3 - 6个月。

- 艾叶泡脚:取干艾叶30 - 50克,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开后小火再煮15 - 20分钟,将煮好的艾叶水倒入泡脚桶中,兑入适量温水,水温以40 - 50c为宜,泡脚时间15 - 20分钟。艾叶泡脚可散寒除湿、温通经络,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对缓解手脚冰凉、关节疼痛有一定效果。建议每周泡脚2 - 3次。

- 艾叶熏蒸:在室内使用艾叶熏蒸时,每立方米空间用艾叶1 - 5克。将艾叶揉碎后,放在容器中点燃,关闭门窗,让烟雾弥漫整个房间,熏蒸30 - 60分钟后通风换气。艾叶熏蒸具有消毒杀菌、净化空气的作用,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在流感高发季节,可每周进行1 - 2次熏蒸。

- 艾叶外敷:将新鲜艾叶洗净,捣烂如泥,直接敷于患处,用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 - 2次。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痈肿疔疮、湿疹瘙痒等。也可将艾叶制成药膏,涂抹于患处,效果类似。例如,对于跌打损伤引起的瘀血肿痛,可将艾叶泥外敷在受伤部位,能起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

- 制作艾叶香囊:把干燥的艾叶10 - 15克,与其他芳香药材如丁香、藿香、佩兰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装入香囊中。随身携带或放置在室内,可驱蚊防虫、芳香辟秽,预防疾病。尤其是在夏季,佩戴艾叶香囊可有效驱赶蚊虫。

- 艾灰妙用:艾灸后的艾灰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将艾灰收集起来,涂抹在伤口上,可起到止血、消炎、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用艾灰和蛋清或蜂蜜调成糊状,涂抹在脸上,可控油祛痘、美白肌肤。例如,对于小面积的皮肤擦伤,涂抹艾灰可快速止血,防止感染。

五、配伍与禁忌

配伍

- 艾叶配阿胶:艾叶温经止血,阿胶补血止血,二者配伍,可增强止血功效,适用于妇女崩漏、月经过多等血虚出血之症。

- 艾叶配香附:艾叶散寒止痛,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二者合用,能理气散寒、调经止痛,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寒凝胞宫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等。

- 艾叶配生姜:艾叶温经散寒,生姜温中散寒、解表,二者配伍,可增强散寒解表、温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寒凝腹痛等。

禁忌

- 艾草性温,阴虚血热者慎用,以免加重体内热象。此类人群常表现为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等症状。

- 孕妇使用艾草时需谨慎,尤其是在孕早期,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需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对艾草过敏者应避免使用,使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急促等过敏反应。

六、炮制方法

生艾: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生用。生艾叶气味辛散,多用于外用,如艾灸、外敷等,以发挥其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的功效。

陈艾:将艾叶置于通风干燥处,储存1 - 3年,使其自然陈化。陈艾叶性较温和,挥发油含量相对较低,在艾灸时不易产生燥热感,且药效更持久,是艾灸的优质材料。

醋艾炭:取净艾叶,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喷入米醋,炒干,取出,凉透。每100kg艾叶,用米醋15kg。醋艾炭增强了温经止血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症。

七、用途的科学依据

现代科学研究为艾草的多种用途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在抗菌抗病毒方面,研究发现艾草中的挥发油成分如桉叶油素、樟脑、龙脑等对多种细菌和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在免疫调节方面,实验表明艾草提取物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免疫因子的分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在抗氧化方面,艾草中的黄酮类等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预防多种慢性疾病。

艾草,这一古老而神奇的植物,以其独特的形态特征、丰富的药用价值、多样的使用方法和深厚的科学内涵,在中医药领域绽放着独特的光彩。无论是在传统医学的应用中,还是在现代科学的研究里,艾草都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