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秦钟又有什么坏心思呢?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穿越红楼之我是薛霸王!
这农家的院子虽然看起来比周围的人家显得干净一些,但也只是是庄户人家住的地方罢了!
因为有女眷要进来换衣服,所有的男性成员都被请到了,离这个房间很远的别的地方去,但是妇女们却没有那么多的地方,可以让她们回避了。
这些乡野村姑们躲在角落里偷看了凤姐宝玉,秦钟,这样的人品,这样的穿着,这样的排场……个个都觉得惊为天人,神仙下凡也不过如此了吧!
凤姐要更衣入厕,丫鬟婆子们一大堆服侍着,宝玉便和秦钟走到院子里,各个房间去玩。
世家公子哪里见过农民住的房子和用具?每一样东西,宝玉都觉得新奇的不行!
这里摸摸那里瞧瞧,也看不出来到底有什么作用!便问身边跟着的小厮们,有一些小厮知道的也就回答了,但侯门公子的小厮有很多也是不通通农事的,有很多也答不上来!
贾宝玉并不以为意,只是点头称赞:“怪不得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人所知也有限!而且看这些农具,也可以想象得出来农人们的辛苦,古人有诗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今我也算是略知一二了!”
一边说着,一边又逛到了另外一个房间里,这个房间里面没有放什么笼子,只是炕上放着一个用几根木头架子支起来的,圆形的一个可以摇动的东西!上面还有一些粗线。
贾宝玉何曾见过这个?顿时来了兴趣,又问小厮:“你知道这个是什么东西吗?怎么用的?”
小厮们说:“这个是纺线织布的,怎么用奴才们也不知道,并没有人用过这个,应是女人家的东西!”
贾宝玉走过去,坐在炕沿边,开始摇动那个圆圆的东西,觉得很有趣味,纺车发出嘎嘎的响声。
这时候一个十七八岁的农家小丫头走了进来,叫住了宝玉:“你不要乱弄这个,你又不会使,小心把它弄坏了!”
小厮们都忙上来吆喝:“哪里来的野丫头,还不快出去,谁准你这么跟我们爷说话了!”
宝玉叫住了小厮们,又转头对姑娘说:“是我大意了,我因为没有见过,所以想试一试这个东西怎么弄?”
那个丫头走过来,并不很害怕这些富贵公子,让宝玉让开:“你哪里会弄这个,你想知道怎么弄,我弄给你看吧!”说完挽起衣袖,演示给宝玉看!动作娴熟自然,颇有一种另类的美感!
秦中站旁边,轻轻拉了宝玉的衣袖,又侧过头对宝玉轻轻耳语:“这个丫头有点味道,跟我们平时调戏的粉头不一样,不如买下来换换口味!”
宝玉一把推开秦钟,假装生气:“你再胡说,我可就打你了!”秦钟也不在意,自顾自的笑起来,惊动了另外一个房间的老人家!
那老人便对这边喊:“二丫头,快过来,不要冲撞了贵人!”那丫头听到老婆婆的喊叫,把纺车放在一边,头也不回的走了!
宝玉见二丫头走了,仿佛把他的心也带走了一样,一下子就觉得也没有闲逛的兴趣了。
秦钟看宝玉这个样子,笑着说“不过是几两银子的事情,你既然舍不得,花钱把她买下来带回去就好了!何至于此!不过是个小丫头!”
宝玉摇了摇头:“怎么能够因为我觉得她好,就让人家骨肉分离呢?休要再说了!”
凤姐身边的下人又过来询问:“二位爷,奶奶那边已经好了,问爷们好了没,准备启程了!”
宝玉和秦钟进到内室里,和凤姐一起坐了,喝了自己带的茶又吃了自己带的点心,稍稍休息了片刻,便准备启程。
外面,旺儿预备了赏钱,让这农户人家的人来领,家里的妇人们都上来领了赏钱,纷纷跪下磕头。
宝玉留心看了,并没有见到刚刚纺线的那个丫头,心底若有所失。秦钟复上马,宝玉又和凤姐上了车,队伍又开始启程了。
快走到村口的时候,秦钟敲了敲车子的窗,轻轻唤:“宝玉!”
宝玉撩起车帘,向外看去。只看见刚刚纺线的那个丫头,怀里抱着一个几个月小孩,身后跟着两个三四岁的小朋友,站在不远的地方,看着他坐的马车出神。
宝玉立刻恨不得跳下车去,跟着那个小丫头,但也只是在心里想想,知道事无可为!再抬头看的时候,因为马车要追赶大部队,走得很快,已不能再见那丫头的踪影了!
赶路赶了没多久就跟上了大部队,这时候已经远远能看见铁槛寺的影子了。
耳边隐约能够听到寺院里面敲鼓敲钟的声音,又往前一段路,只见前方幢幡宝盖,铁坎寺中的僧人们站在两边排列整齐,迎接者送殡的队伍。
到了铁槛寺内,又开始做起了佛事,点上了香坛,把秦可卿的灵柩放在了风水先生选好的房间,宝珠作为秦可卿的女儿陪侍在灵柩旁。
贾珍等在外感谢前来送殡的一众亲友,按着品阶,公,侯,伯,子,男,一一还礼答谢。
乌泱泱的一堆人,慢慢的散去了,等只剩自己本家的亲戚的时候,已经到了下午时分。
里面的堂客皆是凤姐接待,也是按照话命的品级一一答谢,都送走的时候,也差不多是那个时候!
如今这个丧礼,几个近亲的本族人再陪同做完三天的法事,便算是结束了!
凤姐和贾珍需要等到最后,王夫人,邢夫人准备先回去,叫人来喊宝玉一起回城。
宝玉好不容易可以出城来玩,怎么肯就这么回去?便向王夫人撒娇央求:“好母亲,容我在这儿松散两日,我跟凤姐一起回来!”
王夫人向来娇宠宝玉,见他如此,只得把凤姐喊过来,把宝玉交给她照顾,自己和邢夫人一起回城。
铁槛寺最开始是荣国公和宁国公当日修建的,还在周围买了些田地,用于维持寺庙的生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