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由来 (第2/2页)
每一天,当我们睁开双眼,便不得不直面这“人海茫茫”的现实——“这个世界有那么多人”,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背景、性格和命运。有些人高高在上,享受着无尽的荣耀和财富;而另一些人则卑微如蝼蚁,苦苦挣扎在社会的底层。
然而,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我们都必须学会接受那些原本难以承受的事物。对于那些违背常理、让人无法理解甚至心生厌恶的现象,我们也只能默默忍耐。因为有时候,反抗或许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和挫折。
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总是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小心翼翼地前行。遇到一些本应较真到底的事情,如果明知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我们便会选择放弃,不再去刨根问底。同样,面对那些无法改变的“欺凌”行为,我们也往往会果断地选择隐忍,将所有的委屈和愤怒深埋心底。
只为了能够看到第二天升起的太阳,我们选择尊重当下所拥有的一切,哪怕它们是如此微不足道。而为了维系那个早已千疮百孔的生活,我们更是不遗余力地修补着自己那颗伤痕累累的心以及被践踏得面目全非的尊严。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始终怀揣着对未来的一丝希望,默默地等待着下一个黎明的到来……
在那充满诱惑与欲望的利益世界里,我们应该始终坚守一个原则:若有机会选择,宁可挺直腰板站立着去拾起那份属于自己的利益,也决不能屈膝跪地去乞求它。这并非是一种无谓的倔强或傲慢,而是对自我价值和人格尊严的坚决扞卫。
同样地,当面对关乎自尊的抉择时,我们更要毫不犹豫地选择以高贵的姿态活下去,绝不可让自己陷入卑微乞讨的境地。毕竟,利益或许还能通过放下身段去祈求而获得,但尊严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用乞讨来换取的宝贵财富。
值得深思的是,尽管我们与生俱来便拥有自尊,并坚信它坚如磐石、不容侵犯。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无情的,当真正面临重大利害关系的考验时,许多人的内心防线却会瞬间崩塌,暴露出原本隐藏极深的软弱一面。这种软弱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伴随着我们从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至成熟稳重的成年人这段漫长岁月逐渐滋生出来的。
回顾往昔,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都会经历一段被上天赋予的软弱时期。那时的我们年幼无知、力量微薄,只能依赖他人的庇护与关爱才能茁壮成长。但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权力地位的提升,不少人竟渐渐淡忘了那段曾经软弱的过往,甚至开始肆意践踏他人的尊严,仿佛早已将当初的自己抛诸脑后。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众多人在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挣脱了那软弱无力所带来的欺凌之后,竟会变本加厉地以一种报复性的心态去肆意消费自身所拥有的强权。这其中的缘由其实不难理解,长久以来处于软弱状态下的压抑感犹如一座沉重的大山,死死地压在心头,让人喘不过气来。而当突然之间变得强大时,那种源自内心深处的狂喜便如决堤之水一般汹涌澎湃,瞬间淹没了所有的理智与克制。于是乎,这些人开始无所顾忌、毫无节制地挥霍起他们曾经为了获得这份强势而付出无数心血、步步为营甚至全力以赴才好不容易追求到手的成果。
要知道,真正的强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通过日积月累、一点一滴的努力才能逐渐积攒起来的。可惜的是,人们往往容易被眼前短暂的胜利冲昏头脑,全然忘却了自己一路走来有多么的艰辛不易。他们疯狂地滥用手中的权力,丝毫不懂得珍惜和保留,仿佛过去那个弱小无助的自己从未存在过一般。就这样,在那些充满诱惑与欲望的声色犬马之地,人们迷失在了无尽的虚荣与放纵之中,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
在中国当代社会里,有一个颇为有趣且令人深思的现象——男人们似乎热衷于做两件截然相反的事情。其一便是逼良为娼,将那些原本纯洁善良、品性端庄的女子推向堕落的深渊;其二则是劝小姐从良,试图让那些沉沦于风尘之中的女子改过自新,重新回归正道。
而那霓虹闪烁的繁华都市深处,虽并非如大自然中山花烂漫般充满生机与纯净,但那灿烂的霓虹灯和绚烂夺目的灯火却也自成一番别样的景致。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国人所撰写的小说时,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这种观念在人物设定和情感线发展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众多小说作品中,对于出身不好的男性角色,他们往往被赋予了次要的地位,要么成为男二号,要么只是个不起眼的男配角。仿佛这些人的命运早已注定,无法与女主角谱写一段美满的爱情佳话。中国人写小说的时候,总是过分强调门当户对这一传统理念,似乎只有身世显赫、血统纯正并且身材高大、容貌英俊的男子才有资格成为男主角,去拥抱那位美丽动人的女主角。
于是乎,可怜的男二号们总是要承受各种委屈和不公。或许是由于他们卑微的出身,使得他们在爱情的角逐中先天不足;又或许是因为自身能力有限,难以与男主角相抗衡。总之,他们在故事中的存在仿佛就是为了衬托主角的光芒万丈,最终只能黯然神伤地退出这场感情的舞台。如此这般的情节设置,不禁让人感叹中国人写小说时似乎始终未能挣脱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束缚,依然在故纸堆中徘徊不前。总而言之,如果一个角色并非处于最为卓越出众的地位,那么他便难以与女主角相配搭。至于那些试图逆袭上位的男二号,则几乎不存在成功的可能。男主角往往生来就具有描红般出类拔萃、身世显赫的优势条件,如此这般才能与女主角相得益彰。相比起那封建礼教所设定的诸多繁文缛节、条条框框,这看似有所不同,实则本质未变,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罢了。
我们实在难以计数究竟有多少经过审核得以播出的电视剧向观众们灌输着所谓的“心灵鸡汤”。然而,这些专门面向普通百姓制作的艺术作品,尽管其内容和情境或许存在差异,但从整体来看,它们所遵循的主流审美标准却宛如那一锅陈旧的老汤。其中的主要成分——老药渣依旧是十多年前所采用的结构模式,历经数十年岁月洗礼,仍旧保持着一成不变的状态。无论是故事的叙述方式,还是情节的发展走向,亦或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都未曾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依然沿用着往昔的配方,维持着当年的味道。始终都是那样一种固定不变的规格框架,令人不禁心生疑惑:为何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就无法涌现出更多富有创新性的文艺表现形式呢?
成年之后,生活仿佛变成了一场永无止境的冒险,而我则像是一个勇往直前却总是碰壁的冒险家。每一天,每一刻,我都在与各种困难和挫折正面交锋,那些曾经看似坚不可摧的南墙,如今已成为我人生道路上再熟悉不过的障碍物。
仔细回想起来,我所撞过的南墙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我从小到大读过的书籍总和。然而,这其中又有多少南墙,是我明明知道无法撞倒,却仍然固执地自己砌起来,然后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去撞击呢?或许正是因为那份倔强和执着,才让我在无数次的失败后依然不肯放弃,将撞南墙这件事情逐渐演变成了一种难以戒除的习惯。
就如同影视剧中对于灯光的巧妙运用一般,那一道道明亮或昏暗的光线,恰到好处地展现出了不同年代的独特氛围以及岁月流逝留下的深深痕迹。当这些画面呈现在眼前时,我们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那个特定时代的气息和情感。特别是在那些被镀上一层金色光芒的回忆场景中,光与影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柔和而温暖的色调,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将那段美好的金色时光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也正因如此,每当我们沉浸于往昔的回忆之中,那些曾经经历过的点点滴滴、那些深藏在心底的记忆碎片便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喜悦还是痛苦,岁月赋予我们的一切,都是生命中最珍贵且恰到好处的礼物,值得我们永远珍藏和回味。
如今的爱情观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时代,所谓的爱情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情感交流与相互扶持,而是逐渐演变成一场强者之间的博弈,一种利益的权衡与结合。
强强联合成为了当下爱情的主流模式,双方都希望从对方身上获取到自己所欠缺的资源或优势,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这种看似理性的选择,却使得真正意义上的取长补短变得极为罕见。毕竟,当每个人都只关注自身利益时,又怎能轻易放下自我去包容和接纳对方的不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