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兵部,主战派大本营 (第2/2页)
别的官员过生日,都是大搞庆典,大收贺礼。
而于谦过生日,谢绝一切贺客,拒收所有贺礼。
这样清廉正直的官员,只会视钱财如粪土。
“奴婢这就去!”
王诚在回答的时候,眼中流露出向往的神色。
“舒良,你去内阁催一催!”
“让陈循别做缩头乌龟!”
朱祁钰又对着另外一个司礼监大太监下达了命令。
……
“陛下,到底还是护着于公的!”
“如此君臣相知,当为我大明朝传世的一段佳话!”
看着王诚送来的莽服和宝剑,项文曜很是羡慕。
“你说陛下护着于公?”
“我看未必吧!”
兵部右侍郎的吴宁,显然不赞同项文曜的看法。
“如果陛下真的有心护着于公,就会严厉驳斥刘定之,乃至将其贬官后驱逐出京师。”
“而且也不会把奏章发往六科给事中,让天下都知道,有人胆敢攻击于公这样再造华夏的功臣!”
吴宁的眼中,对朱祁钰有着深深的不满。
朱祁钰的手段,在吴宁看来,是笑里藏刀,是表里不一,是两面三刀。
朱祁钰监国后,是于谦向着朱祁钰举荐后,吴宁才被擢升为兵部右侍郎。
于谦于德胜门外都督军事,吴宁被任命为掌兵部事务。
于谦对吴宁信任有加,委以重任。
说起吴宁,他和于谦是一类人。
当初瓦剌围困京师的时候,吴宁从德胜门返回入城,刚好碰到瓦剌骑兵冲击。
城门未开的情况下,吴宁立在雨中指挥兵士,击退了瓦剌的进攻。
一心为公,不惧生死。
“依你的意思,难道是今上指使刘定之的?”
“是为了敲打于公?”
项文曜和于谦心里清楚,朱祁钰对于谦是又用又防。
只不过经过吴宁这么一说,项文曜才觉得事情越发严重。
“应该不是陛下授意!”
吴宁沉吟片刻,摇了摇头。
“陛下乃是于公扶持登基的,于公有从龙之功,又有京师一战的稳固大明江山社稷。”
“若是陛下此刻针对于公,怕是天下人都会为于公冤之,都会觉得陛下不近人情。”
“陛下这才刚刚封了于公做少保,又怎么可能马上对于公下手?”
“陛下初登大宝,正是根基不稳的时候,他需要于公这样的直臣、能臣。”
“陛下纵然对于公有一些不满的地方,可他还是会重用于公。”
吴宁的见解,显然在项文曜之上。
对于手底下的两个侍郎,于谦也是区别对待。
项文曜,于谦觉得自己和他是亲密好友。
吴宁,于谦敬重有加,觉得可以对其托付大事。
“陛下和于公,就如同唐太宗和魏征。”
“重用魏征,既可以显示唐太宗的大度,又可以让废太子李建臣部下归心。”
“陛下对待于公,一定会重用,但是只能是君臣相知,却不能如同对待隔壁那位这般亲近。”
吴宁也提到了郕王长史出身的,如今和吴宁并列兵部右侍郎的仪鸣。
只不过仪鸣如今外出,所以吴宁才不避讳,不怕被仪鸣给听到了。
“我明白了!”
项文曜突然开口,于谦和吴宁都不由得望向了项文曜。
“刘定之和于公素无仇怨,他上书指责,只是因为他妒忌于公、石亨等人的功劳。”
“他之所以这么做,还是因为他是清流领袖。”
“刘定之必须通过主张迎回太上皇,来提升和巩固他在清流、士林中的龙头地位”
“他攻击主战派中坚力量的于公和石亨,便是想要逼迫陛下讲和。”
项文曜思来想去,只是得出了这样一个解释。
“应昌,你是如何下这个结论的?”
于谦虽有些相信,不过他还是想再求证一下。
“于公、吴公,请看这里。”
项文曜也不回话,只是指着奏章的几段话。
“上皇北狩,传大位于骨肉血亲。”
这就是项文曜在刘定之奏章上指出来的一段话。
“刘定之一口一个骨肉血亲、兄友弟恭,无非就是想用亲情大义,来行劝说之言。”
“如此迂腐,就是为了显示他时刻以儒家大义当先,就是在争取士林和清流的支持!”
项文曜说了很多话,他觉得自己口干舌燥。
而于谦和吴宁又都不是外人,项文曜也在端起茶水猛灌了几口。
“刘定之早不提,晚不提,偏偏在陛下派人出使瓦剌的时候,上了这封奏章,他很会拿捏时机。”
对于刘定之,项文曜多了几分厌恶神色。
“陛下派人出使瓦剌,刘定之就迎合陛下。就算陛下生气,也不可能处罚刘定之。”
“不然,陛下就是再说自己压根不想迎回太上皇,陛下就是前后不一!”
“刘定之想要出名,他也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不至于被陛下找借口驱逐出京师官场!”
在项文曜看来,刘定之这是谋定而后动。
“通过攻击主战派,来减少迎回太上皇的阻力。刘定之这是行“割肉取骨”之法啊!”
“于公和石亨被刘定之攻讦之后,为了避嫌,肯定不能参与讨论。”
“到时候,刘定之联合清流一起上书,这迎回太上皇的功劳就成了他刘定之的!”
“在名望有了过后,刘定之就能在仕途更进一步!”
项文曜醉心仕途,他用自己的方法分析出了刘定之得盘算。
“有道理!”
“一旦于公和石亨被排除在外,那么主和派就会士气大涨,主战派就失去了主心骨!”
吴宁现在信了项文曜的推测。
“应昌,你虽然年岁比本堂小,想不到却是如此的老辣,本堂实在佩服!”
“想来陛下定然也是看出这份奏章乃是包藏祸心,所以才对其奏章不予批注。”
于谦看着项文曜和吴宁,更觉得他们不愧是自己引以为傲的左膀右臂。
不过,于谦随即又担心起来。
“刘定之虽然处处小心谨慎,但是上书中仍旧不免露出他的主张。”
“他今日既然敢上这样的奏章,只怕朝中清流支持议和的人依旧不少。”
“如果清流们都像他这样,虽然不会对朝局产生大的影响,可是也如同绕耳苍蝇一般令人生厌。”
“陛下要是一味软弱的听之任之,他又拿什么来约束天下?”
于谦这是为朱祁钰担心。
于谦以天下为公,他最希望大明能够出一个圣明君王。
而朱祁钰这些日子以来的表现,有太祖太宗之杀伐决断,也有仁宗宣宗的仁者爱人。
如此君主,于谦当然甘为前驱。
“换做我是陛下,当不能容忍有人一天在耳边期期艾艾。”
“我觉得可用锦衣卫,给那帮满口空谈的清流们一点教训,让他们好好长长记心!”
项文曜可不是什么谦谦君子。
“吴公不是想帮于公牵线搭桥,让于公的千金许配给朱骥吗?”
“朱骥就在锦衣卫任职,而且颇得陛下重用。”
“朱骥想要成为于公的乘龙快婿,怎么也得先表示一下心意,送给于公一点彩礼。”
项文曜说的是于谦的家事。
于谦有一个女儿名叫于琼英,如今也到了婚假的二九年华。
于谦一天很忙,没时间关心女儿的终生大事。
所以于谦就拜托了和他私交不错,并且在京师内外人脉广的吴宁,让吴宁帮着给于家找一个乘龙快婿。
吴宁在京师为官多年,和权贵世家都很熟悉。
经过一番考察,吴宁相中了锦衣卫千户的朱骥。
朱骥虽然是武将,可身上有一股文人的儒雅之风。
而且朱骥还得朱祁钰重用。
在京师保卫战前夕,朱祁钰就让朱骥坐镇通州,防止权贵之家南下,避免打击人心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