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肥皂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再造汉明!
第11章 肥皂
在明代,洗手、洗衣、洗澡的用品有四种,即皂角团、猪胰子、草木灰、无患子。穷人家买不起皂角团、猪胰子,身边又没无患子时,就用草木灰浸泡衣服,然后用棒槌不断地敲打衣服,也能把衣服洗干净,只是漂洗的时间比较长。
苏州各座山上都长有无患子树,通常在5月—6月开花,7月—9月结果,中医上将果核入药。无患子的果皮中富含皂苷,将果肉、果皮用布包裹起来后不断用手揉搓,会产生大量泡沫,用这种富含泡沫的无患子果皮汁就可以洗手、洗头、洗衣、洗澡。
明代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头发都很长,洗发时如用皂角团,洗一次发会消耗一大块皂角团,因此很多人用木槿叶洗发。农村每家每户都有院子和自留地,苏州农村喜欢用木槿树、蔷薇来做篱笆,木槿树叶就长长被利用来洗发。木槿叶中含有丰富的肥皂草素、肥皂草甙,有类似于肥皂的作用。取新鲜的木槿叶洗净之后,搓揉出绿色汁水,然后用纱布过滤,取汁水洗头,最后用清水冲洗头发即可,用木槿叶洗过的头发也相当滑爽。即使在后世,还有很多农村妇女用木槿叶洗发的习俗。
后世还流行用桑叶洗发,但利用的不是桑叶的清洁功效,而是养发功效。桑叶中含甾醇类、黄酮类物质和维生素,如坚持用桑叶洗发可起到乌发、润发、防脱发的功效。
第二天刘云龙起床后,吃完早饭,对父亲说,要去城里买点做工具的材料。
从水车浜进城,可以跨过枣市桥,沿着胥江,再进胥门,也可不过枣市桥,沿着胥江走到运河边,沿着纤道往南,再从吴门桥进盘门。胥门外横跨京杭大运河(胥江)的枣市桥并不是官府所建,而是由商人捐助后建造的,是一座三孔石拱桥。
刘云龙过了枣市桥,就到了桥北的枣市街。因商人在此集中贩卖枣子,故称枣市街。街上不仅卖枣子和其它新鲜水果的店铺多,与枣子有关的商铺、作坊也多,如枣泥饼、枣子粽子、枣子糕、枣子糖,还有冶铁坊、打铁铺、木匠铺、碾米坊、面粉坊、酱油坊等,沿枣市街的胥江北岸,停泊着各色船泊。胥江的南岸是高木桥、水车浜、张家场村的农田。
明初,走过枣市街向东,可经万年桥进入胥门。弘治年间,内阁首辅严嵩到苏州来游玩时,看到万年桥后,对此桥赞不绝口。苏州府的官员为了拍严嵩的马屁,竟然把万年桥拆了下来,作为礼品送到了严嵩的老家江西分宜,在分宜替严嵩建了一座“万年桥”,害的苏州人从此后在胥门不得不摆渡进城。
刘云龙没有摆渡进胥门,而是沿着护城河(古运河的一部分)西岸的纤道,来到阊门外的山塘街。
阊门外的山塘街是苏州商贸中心,在山塘街几乎可以买到国内所有的商品。刘云龙来到山塘街,趁买东西的时机了解一下各种物品的价格。
明代重量衡1石等于76.75公斤,1斤等于594克(注:明代各地重量衡有差异,有些地方1斤等于594.6克。后世苏州博物馆馆藏的明代砝码经率定,1斤等于593.1克,考虑到年代久远后的腐蚀,明代的一斤应该是594克),明代的1斤相当于后世的1.188市斤。明代还有一个重量衡单位“担”,1担等于100斤(即59.4公斤,比后世的1担多9.4公斤)。1斤等于16两,即1两等于37.07克;1两等于16钱(后世不少中药店仍以16钱为1两),即1钱约等于2.32克。
明代的货币,前期主要以宝钞为主,后期宝钞在民间基本废弃,交易主要用银两和铜钱。自唐代铸造开元通宝后,货币的换算实行十进制,即1两银子等于10钱,1钱等于10分,1分等于10厘。铜钱以“文”为单位。
万历年间,1两金子等于10两银子,1两银子等于1000文,1000文铜钱等于1贯或1吊钱。冯梦龙小说《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中娄阿鼠为还赌债盗走十五贯钱,还杀死无锡肉铺老板尤葫芦的故事,就相当于娄阿鼠偷盗了15两银子。
到了崇祯年间,由于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人进行贸易,银两大量输入,导致银子贬值,加上连年战乱,物价上涨,崇祯十三年年中,1两金子等于15两银子,1两银子等于2000文。
刘云龙在山塘街了解到,大米的价格是每斤28文(每石2.14两银子),面粉的价格略比大米便宜,每斤27文(每石2.07两银子)。据店家称,大米和面粉的价格在2年前每石1.6两银子左右,从去年已涨了很多,而南京的米价比苏州高,1斤米需要30文。
做豆腐的黄豆价格每斤21文(每石1.61两银子),豆油的价格每斤40文。
刘云龙一听,心想大豆的出油率只有20%,怎么豆油的价格每斤才40文,这明显不合理呀。店家忙解释道,因粮价上涨,黄豆价格也上涨了,豆油暂时还没涨价,估计不久也会涨价。刘云龙听后,觉得这个掌柜还是有点良心的,没有趁机把豆油价格抬高。
食盐的价格是每斤10文。苏州因靠近松江产盐区,所以食盐价格并不贵,在南京每斤食盐的价格已抬高到了每斤15文。据说在徽州、九江等地区每斤食盐的价格高达20文以上。
猪肉统肉每斤40文,大排、瘦肉每斤50文,肋排每斤35文,杂骨每斤20文,肥肉每斤18文,板油每斤15文。
在后世,无论是大排还是小排都比肉贵,但在明代由于生活水平低,吃肉是很奢侈的事,因此肉比肋排、杂骨贵。后世的人肚子里的油水多了,不再稀罕吃肉,追求的是口味,排骨的口味自然优于猪肉,每只猪只有30多斤排骨,所以排骨比肉贵,即使杂骨也与猪肉价格差不多。
红糖每斤150文,大概是米价的5倍,白砂糖每斤250文,大概是米价的9倍。
了解了一些物品的价格后,刘云龙找到了一家卖食用碱的店铺,在铺子里买了20斤碱,价格是每斤20文。
食用的碱有土碱、炼碱二种。土碱是用碱土熬制的,有好多地方都熬制土碱。炼碱是对盐湖在冬季的结晶物进行加工后制取的。因炼碱比土碱纯度高,因此价格也略高一些,土碱的价格是每斤18文。
尽管苏州人的主食是大米,还用米粉做团子、糕点,但苏州人早上喜欢吃面条,很多苏州人还一大早赶到面店吃头汤面。做面条就要加碱,来消除面粉中的怪味,俗称“醒面”。
刘云龙买的是炼碱。买碱时,他向掌柜打听,这些碱是从哪里进货的?
掌柜说是从山西、陕西、宁夏、河南来的炼碱。又说,以前的碱还有来自鞑子(明代汉人称蒙古人为鞑子)的,但最近几年那边进不了货了,陕西、宁夏这几年战乱不断,所以现在我们只从山西、河南进货,价格也已涨了5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