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街头练摊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人在欧洲,我是古董军火商!
“哗~哗~~”
波罗的海的浪花拍打在瓦尔内明德沙滩上,深秋慵懒的阳光照耀着德国海滨小城罗斯托克的老城区。
三三两两的游客逛完了老灯塔、教堂、博物馆、市政厅这些景点,乱入了一处有几十个露天摊位的广场。
这正是当地周末才会开放的二手跳蚤市场。
玻璃器皿、银质餐具,某乌小商品,各种古董小物件在这里应有尽有。
但那种泛着绿光的铀玻璃盏用了容易得白血病,那些印着“MUMIA”字样的盒子、罐子里的木乃伊粉末也不能壮阳,更别说铅含量超标的古董锡壶,喝啥都是小甜水。
收藏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 Euro!2 Euro!(两欧元!)”
市场里的亚裔摊主们则叫卖着手中的小玩具和日用品,不过也有画风不一样的。
角落一个披着雨滴迷彩大衣,身上散发着淡淡机油味的亚裔型男摊主正专心撸着一条不到半岁的德国黑背犬。
他面前的摊位上摆放着三四把M38型折叠工兵铲、两三个带毛毡套的M31型水壶,一两个M24手榴弹壳子做的咖啡杯,M35头盔冲压修边的煮锅。
还有纸袋装的德军公发洗发香波、带有鹰标的索林根剃须刀,一块打着法本公司标签销售,而不是妮维雅商标的限定款肥皂……
当然,除了这些古董杂货,摊子上数量最多的是摆了整整一排的战壕机。
这些上个世纪的打火机经过手工修复后,全都可以正常使用,比起用着用着就被顺走的塑料打火机,它们更有收藏和使用价值。
“老板,这个IMCO 4700多少钱?”
一个略微谢顶的德国大叔蹲下来拿起一块大T问道。
看他右手肤色发黄的食指和中指就知道是个老烟枪,而这个年纪也正是入坑古董打火机的时候。
“六十欧元。”
夏彧说着赶忙从怀里掏出一包软壳华子,掏了一根递给对方。
“嚓~~”
灌了汽油的火机顺利打着,两个人一起点燃了香烟。
“这烟味道不错,华夏带过来的?”
大叔抽了一口锐评道。
“那可不,我一般只抽这个,抽别的咳嗽。”
夏彧说完将身后一个M30防毒面具铁罐改的便携式烟灰缸提到跟前。
有意思,这华夏小伙儿有点意思。
“六十有点贵了,五十欧怎么样?”
大叔开口砍价道。
“成交!”
定价六十块,夏彧的心理价位就是五十。
除了一些稀有款,二战大量生产的战壕机价格本就不贵,他一般只赚个手工修复的工时费。
“那么这个AP20呢?”
掏出五十欧拿下这枚老爱酷,往罐子里弹了弹烟灰,大叔又看上了旁边的高档货。
“先生好眼光啊,这款爱比乐纯铜镀铬,没有划痕,我给你二百三十欧。”
见还有生意,夏彧笑着说道。
士兵们相对便宜的IMCO用的多,经济实力更强的军官们则以卡尔威登、爱比乐这些品牌为主。
不过品相这么好的新货,他淘回来的价格也不便宜。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大叔以两百欧成功的价格,成功拿下了这枚爱比乐AP系列。
成功赚取五十欧的利润,夏彧又给对方派了根华子。
他没啥烟瘾,但香烟是拉近潜在客户关系最有效的方式,每年放暑假都有学弟帮他人肉背软中华回德国。
赚几十派个一两根,赚几百直接塞一两包,至于赚几千,直接成条的送。
但赚几千的机会可不多,夏彧下意识望了一眼身后的摩托车。
作为柏林工业大学的硕士肄业生,他成为练摊售卖军品的小贩说来话长,但时间久了,这样的生活意外的还不错。
大概是没有失业的焦虑吧!
当年高考发挥失常,只比一本线高几分的夏彧不想复读,就打算出国闯一闯,然而家里不富裕,英美澳加统统去不起,很自然的选择了不要学费的欧洲。
加上他对机械、汽车比较感兴趣,直接申了德国的大学,读了车辆工程。
可特斯拉的异军突起,东方某大国的强势押注,仿佛在告诉行业内的所有人,新能源才是未来,传统燃油车已是昨日黄花。
夏彧念了研究生才发现这会儿转专业已经晚了。
而继续念下去,拿到毕业证入职传统车企怕不也是几年后就被裁员,那还不如肄业自谋出路了。
本来也不是很想上班的他果断离开了校门创业,练摊做点“小生意”。
是的,这些打火机、水壶、工兵铲什么的,只是补贴生活费。
夏彧真正赚钱的是他和马克身后停着的那辆灰色涂装的奥迪摩托车。
或者更准确些,是DKW NZ350型军用摩托车。
永远不要问一家百年德企,二战期间都在生产哪些产品。
公路摩托车生产的好好的DKW,直接改为生产军用越野版本和军用挎斗版本了。
而这辆当年价值875帝国马克的DKW NZ350,是夏彧花费1000欧元从一个德国老农手里收回来的零件,拼装修复起来的。
同样也是他手工复原的第十辆古董摩托。
现代燃油车不好卖,那古董燃油车还不好卖吗?
果断换赛道的夏彧就这么修一辆卖一辆,在圈子里成功打出了名气。
工作日忙着淘货修车,周末才会来城里的跳蚤市场练摊,除了赚点生活费,也是他特殊的交易方式。
逛个跳蚤市场就能买一辆摩托车的客户太少了,不过提前谈好,线下来看车的成功率就高多了。
不过这次对方预定的时间是下午,还有好几个小时呢!
夏彧看了眼左手上戴着的格拉苏蒂Spezimatic黑水鬼,确认时间临近中午,跳蚤市场的客流量开始减少,或者说往那几个餐车摊位集中。
生意最好的当属一家售卖土耳其烤肉卷饼的摊位。
“马克,帮忙看着摊位,有生意你就喊两声。”
肚子咕噜噜直叫唤,营业额勉强破千的夏彧结束了上午的营业,揉着爱犬的小脑袋叮嘱道。
“汪~~”
收到命令的马克应了一声,警惕的环视着周围。
小本买卖雇不起伙计,养只狗狗也不错。
夏彧摇了摇头,起身向卷饼摊走去。
“我要一份标准羊肉卡巴,配菜和酱汁都要。”
排队轮到自己,夏彧按照每周的惯例点单道。
在德国这玩意儿相当于华夏的煎饼果子,默奶奶吃了都说好。
就是价格这两年连翻上涨,从四欧涨到了五欧,他觉得怕是过不了几年就要涨到八欧十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