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读书考试淑士国 穷尽一生为升迁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镜花缘后传之唐小敖海外探险!
他们都顺着林燕儿所指的方向,看到梅林中间大片的农田,有人在种植农作物和蔬菜,梅林边上还有很多的村庄。
看到这些种田的和种蔬菜的人都是儒家打扮,都是儒巾淡服的书生打扮,并且每人的腰上都插着一两本书,在空闲擦汗的时候拿过来读两句,休息的时候也拿过来读一读,然后带着书中的思考去干活,这样既能把书背熟,寻找答案,又感觉不到干活的累,非常的爱学习。
多小鱼说:“那是淑士国的农民,他们都是书生打扮,让人一看就是文啾啾的一派做学问的样子。”
林燕说:“看他们每人手上拿着书,不会也像白民国一样吧?真学问,还是假学问?酸文假醋,是不是说的他们?”
多小鱼说:“酸文假醋是这个人的文章,看起来很酸,因为醋酸,但是它不是真醋,还有点酸臭味,形容这个人装出一副有知识文雅有礼貌的样子,但和白民国不一样,这样的人只有一小部分,大部分人还是有真才实学的。”
他们走路时,经过两个农民身边,他们的腰上都插着论语,外面穿的儒家服饰,因为干活天热,他们把儒服解开,露出里面是补丁的坎肩。
林燕儿说:“这不正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吗?外面穿着漂亮的儒服,里面却是穿的破的带补丁的坎肩。”
多小鱼说:“他们的服装有的确实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不能说他们的学问,虽然穿着儒服是‘金玉其外’,人家有真学问,不是‘败絮其中’,这个你还真不知道?因为淑士国人都喜欢学习,他们则重视外表内穿补丁的坎肩,他们要面子,其实他们的钱,都拿来买书学习了和补课了,有时里面的坎肩破了,他们也不买,简单的补一下,有时袜子破了,他们的补一补,但是外面的服装和鞋都是光鲜亮丽的。”
“你看他们外面极其的光鲜,几乎一尘不染,头发还有猪油,抹过油光铮亮,但家里有的是家徒四壁,吃喝都成问题。有的为了孩子上学把房子卖了,足实可怜。”
林燕儿说:“他们国家为什么这么喜欢学习呢?”
多少鱼说:“他们的国家必须经过考试,不分男女,人人都要经过考试,如果不学习不考试就不就不能进入,士农工商四民阶层,他们就会成为流民,流民不在四民之中,四民就是做官,农民,手工业者,商人,他们只能充当践役,干些下贱的活,其中只有20%的人能从事农业和手工业低端繁重的活,这也不错,其他80%的人没有正常的职业,只能干些低贱的活,帮人洗衣,干杂活,打扫卫生,卖苦力,有些女子无奈做暗娼。他们被人耻笑,大家都以他们没有工作,对他们都避而远之不和他们打交道,怕辱了自己的名声。”
“这里的老百姓需要考试,如果学不好的话,需要补课,大部分的精力和金钱都花在学习上补课上了,因为学校考上就可以不停的往上升迁,迁升到王公大臣,那时他们都可以功成名就,他们都深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边16岁的时候就要参加全国统考,只有通过毕业的人才能去获得淑士国的国民的权利,穿上青衫。如果考不上,可以下次再考,不限次数,有60岁的人还在考,他们可不是不蒸馒头争口气,而是关系到他们的身份。”
“考中的人,就可以考淑士国的公办学校,考上后,在里边有名师指导,在这里面学成毕业了之后,就在他们的毕业里面考试选拔官员,被选拔上的人都穿的蓝衫,成为官府的办事人员。”
“穿上蓝衫的再学习,再进行选拔,就是驻外大员就要穿着红衫。”
“驻外大员再学习,再经过考试,再选拔,就进入了朝中为王公贵族阶层,穿着黄衫。”
林燕儿说:“你说的我明白了,这个国家真累,还得天天必须学习。压力太大,没有放松的时间。”
他们进的城来,城市里热闹非凡,人们不分男女都是儒家打扮,儒巾淡服多,女的穿着儒服更加妩媚,有一种不一样的美,女子上街,考试,或其它重大节日都是儒服,只是在家中可穿女装。但街上也有不少穿青衫的,也有穿蓝衫的,穿蓝衫的他们是官务人员,级别高点坐在小轿里。街面上的人摩肩接踵,商贩吆喝声此起彼伏,买卖讨价还价之声不绝于耳。真是大都市。
他们离开街道来到居民区。
唐小敖他们一路走来,从农村的茅舍里到城里住户,家家都传出来朗朗的读书声,决定走几家,看看到底在读的什么书。
多小鱼说:“有的人家自己在家读,这样省钱,也有富裕人家上私塾学校,在私塾读书费用大。城里也是家家有书生,不光种田的那些农民,小商贩都是带着书本时刻在学,真是学习考试之国。”
林燕儿说:“这些人不干活,天天读书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