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登天 > 第七十章 在路上

第七十章 在路上 (第2/2页)

楚宁却明显有些心不在焉,眉头微皱的站在原地,对于唐万的话并无回应。

“小侯爷?”直到唐万的声音第二次响起,楚宁方才回过神来。

他看一眼眼前的神像,是在玉鼎观中抢来的灵穹玉雕刻而成,材料极好,工匠的手艺也极好,看上去确实栩栩如生。

如今岳红袖已经将之炼化,可以帮她吸收香火愿力,对其日后修为大有裨益。

“白马林的山君庙那边,卑职也大抵确定好了选址……”唐万说道这里,忽然声音小了几分,有些局促的言道:“就是还有一件事吧,卑职不知当讲不当讲。”

楚宁眨了眨眼睛,道:“县尉但说无妨。”

如今唐万倒是彻底转了性子,对于鱼龙城的大小事务都极为上心,楚宁看得出他是真心实意的想要为鱼龙城做事,自然也就愿意配合对方。

“那撒,孙将军英雄这个我们鱼龙城的人都知道,昨日也多亏他,帮咱们要来了米粮……”唐万却有些支支吾吾。

楚宁的心情本就不佳,更没有心思陪他绕弯,直截了当地问道:“唐县尉,有什么事就直说。”

唐万干笑一声,这才哭着脸道:“小侯爷,我们鱼龙城如今是什么状况你是清楚的,那库房里的钱比我这脸还干净。”

“可孙将军不知为何非要搭建军寨,说是要帮小侯爷重建黑甲军,咱们鱼龙城哪里来那个钱啊!属下好说歹说,他就是不听,今天已经找人开始在城西搭建营帐了……”

楚宁闻言也是眉头一皱,这件事孙堪昨日倒是与他说过,但那时楚宁也只是随口应下,说是择日好好商议,却不想未经他的首肯,孙堪自己便做了主。

他倒不是觉得此举僭越,只是训练军队耗费巨大,丹药、武器、甲胄、战马,每一项的开支巨大,当年老侯爷手下的八百黑甲军几乎是掏空楚家十余代累积的家底……

楚宁在那时点了点头:“我会去问问的。”

……

事不宜迟,再又与唐万聊过一些城中事宜后,楚宁便动身前往了城西军寨的地址。

虽然才一日时间,但军寨已经初具雏形,还有上百位壮汉在四周忙活,修建木栏。

而军寨的门口,则聚集了几百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少女,几位黑甲军的老卒正在围着那些孩童,一个个的挑选着。

这效率倒是大大出乎楚宁的预料。

他的到来倒是引起来不少人的注意,楚宁一一回应后,快步走入了军寨,直奔孙堪所在之地而去。

孙堪正在军寨中央的一处空地上与另一位名叫张隆老卒对战。

张隆持枪,孙堪持刀,二人显然已经打了许久,赤裸的上身绯红,汗迹密布。

二人都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人物,招式狠辣。

张隆的枪式极快,哪怕是楚宁都看得有些胆战心惊,可断了右臂的孙堪单手持刀,却与对方打得有来有回,甚至渐渐占了上风。

最后更是瞥见对方的一个失误,单刀一挑,将对方武器打落,顺势将刀刃架在了对方脖子上。

这番精彩的搏杀看得楚宁也不由得在那时拍手称快,高呼出了一声:“好!”

孙堪二人也在这时注意到了楚宁,老人的脸上顿时浮出和蔼的笑容,他将刀刃扔给了同伴,快步来到楚宁跟前,便要单膝跪下。

楚宁赶忙将之扶住:“孙爷爷,你从小看着阿宁长大,在阿宁心中你就是第二个爷爷,以后这种事可不许再做了。”

孙堪见楚宁如此坚持,倒也站起了身子,目光却依旧停留在楚宁脸上,打量着少年的容貌,眼中笑意盎然。

“几年不见,小侯爷倒是愈发像老侯爷了……”

“特别是这双眼。”

楚宁挠了挠头:“是吗?那这么说阿爷年轻时也是个俊俏公子?”

听闻这话的孙堪一愣,旋即哈哈大笑:“哈哈,小侯爷这自信的劲头,和老侯爷更像。”

老人说着转过身子,又言道:“我陪小侯爷走走?”

楚宁自是应允,一老一少便在那时围着军寨并肩而行。

这时瞟了一眼孙堪空荡荡的右肩:“我记得孙爷爷以前是右手用刀的,想不到这么快左手刀就如此娴熟了。”

这话可不是恭维,刚刚孙堪与人搏杀时的杀招,好几次看得楚宁都是心惊肉跳,楚宁暗忖就算激发五境的魔体与灵炎,自己也不见得能是对方的对手。

孙堪淡淡一笑:“没了右手,想要杀敌,就只能靠另一只手,人啊,只要逼一逼自己,很多事其实没想象中那么难。”

楚宁闻言,沉默了一会。

他知道,事情怎么可能如老人说的那般轻松。

“孙爷爷你们这些年,在盘龙关应该过得很辛苦吧……”

孙堪愣了愣,坦然道:“其实吧,最开始断臂的那些日子,我也很沮丧,觉得自己从此就是个废人了。”

“可后来我又觉得我若是就这么废了,那不就正遂了那个砍了我右臂的蚩辽人的心意?”

“所以心一横,就尝试着用左臂用刀,你猜怎么着?老头子我还是有些天赋的,渐渐左臂用起来丝毫不比那些张隆那些家伙差!”

“这就叫天无绝人之路。”

老人说到这里,脸上泛起了些许得意之色。

楚宁也真心的为老人感到高兴,他言道:“孙爷爷果真厉害。”

“哪有什么厉不厉害的。”

“只是不服气罢了。”孙堪被楚宁夸得反倒有些羞赧。

“不服气?”楚宁有些疑惑。

孙堪却点了点头:“就是不服气,不服气凭什么老子断了一臂就不能上阵杀敌,就要解甲归田!”

“后来我也悟出些门道。”他说着语气忽然有些感慨:“都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诗读过书的、没读过书的都会背两句。”

“可真遇见了事,许多人就在那山穷水尽处停了下来,或是自怨自艾,或是整日杞人忧天。”

“就像一开始的我一样。”

“殊不知想要找到那柳暗花明的又一村,至少你得试着往前走才行,哪怕慢些,但得往前走。”

“这人啊……”

“只要在路上,那就没什么好怕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