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车同轨 (第2/2页)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规定车轮之间的距离为六尺,在今天不到一米四,听起来会觉得有点窄。
此外,始皇帝还下令拆除各国之间的关塞和堡垒,自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起,以咸阳宫为中心向东、向北、向南修筑了三条驰道,分别通向燕齐地区,吴楚地区和直达九原抵御匈奴。
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将秦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串联了起来,极大的便利了全国各地的交通,促进了各地之间的经济往来。
我们都说“要想富,先修路”,政哥的这种做法可以说是非常的具有开创性,不要说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了,即便是放在今天也丝毫不过时。
所以,花这么大功夫修路是劳民伤财吗?这明明就是在造福百姓啊!】
六国贵族听到这里有些愣住,天幕怎么知道他们要说这句话?
天幕把他们的话都说了,那他们说什么?!
【第三大举措就是统一度量衡。始皇帝将商鞅变法时期制定的有关度量衡的制度和度量的容易推广到了全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四点就是行同伦,规定各地人民在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等方面都要趋于一致。
《礼记·礼运》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我们都知道,周朝是十分重视伦理道德的,可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就变成了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现在国家刚刚统一,一个规范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标准就成为了重中之重,不然社会如何稳定,国家如何发展?
始皇帝泰山封禅大典后的刻词可见一斑。
“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这几句话强调了礼仪和等级。官僚百姓应该各司其职,人人要以礼相待。】
【以上四点就是秦始皇为了统一大势做出的举措。接下来我们就来沉浸式了解一下秦朝的官僚制度。】
【你作为一个小镇做题家,正在努力备考准备考公。在复习的昏天黑地的时候,一觉醒来,你发现自己穿越到了秦朝。
你思来想去,觉得凭借自己这么多年背诵的思修马原,和突击的申论技巧一定可以谋得秦始皇的赏赐,轻而易举地就当上了大官。
可是当你去小镇上准备找到一件学堂准备去了解一下秦朝公务员考试的注意事项,却发现整个镇子上连以一个学堂都没有。你非常疑惑,拉住一个路过的大叔询问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是大叔非但没有回答你的问题,一把拽着你往县衙门的方向走去。
你急忙挣脱了大叔的手,跑出了好几里地才意识到,这里是秦朝。民间根本不允许有人私自设立学堂,文化教育都依靠“以吏为师”,主要学习的也都是秦朝的律法。你发现自己之前备考的东西都没有用武之地。
好在你的历史不错,知道在秦朝,如果有贵族或者做官的人举荐你的话,也能混上个一官半职。
你身上的钱不多,能买的东西有限,你只能带着有些寒酸的礼品去拜访高官贵族,可是一连走了几家,连门都进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