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迷雾之夜的诡异 > 第290章 波谲云诡

第290章 波谲云诡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迷雾之夜的诡异!

2010年12月18日,青海茶卡盐湖笼罩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盐晶在月光下闪烁着刀锋般的冷光。林晓跟着国际刑警的探照灯走向盐湖中央,防滑靴下的盐壳发出细碎的爆裂声,与对讲机里的电流杂音交织成诡异的节奏——青海警方在盐湖底发现金属建筑群的第七十二小时,他们即将揭开沈家矿脉计划的最后一层伪装。

“地下实验室的入口在盐晶裂缝下方。”张警官的防寒面罩结着冰碴,手中的定位仪红光闪烁,“结构和镜湖老宅完全一致,十二道齿轮状闸门,每道闸门的铊结晶都在响应小葡萄的生物信号。”

小葡萄突然蹲下身,掌心的齿轮印记贴在盐晶地面,睫毛上凝着的盐粒在探照灯下折射出细碎光斑:“妈妈,下面有106个心跳,和我的频率一模一样。”她抬头望向林晓,眼中倒映着盐湖的碎光,“是姐姐们,那些和你长得一样的克隆体。”

刘律师展开泛黄的羊皮地契,火漆印在冷光下泛着暗红:“1900年的记录显示,沈家在盐湖底建造了初代镜眼基因库,而你……”他的手指划过“第十号适配体 1985年7月15日”的记录,“真正的出生地是这里,镜湖镇的身份是陈墨用铊结晶伪造的记忆。”

林晓的太阳穴突突直跳,记忆碎片如盐晶般刺痛神经——1999年暴雨夜,沈明修塞进她手中的不是襁褓,而是刻着“10”字的金属牌;2003年铊中毒后,医生说她的抗体“带有人工编辑痕迹”……原来所有的“特殊”,都是沈家基因实验的标签。

地质专家的雷达仪发出蜂鸣,圆形屏幕上107个红点组成完美的齿轮图案:“生命体征信号正在向中央祭坛汇聚,那里的铊浓度是正常值的500倍——初代镜眼的骸骨,可能被改造成了基因容器。”

齿轮闸门在液压剪的轰鸣中开启,零下四十度的寒气裹挟着铊元素的涩味扑面而来。106个培养舱呈环形排列,每个舱内的克隆体都穿着与林晓相同的米色风衣,左眼下的编号“01”到“106”在铊光中闪烁,像极了镜湖老宅地窖的石棺编号。

“第十号适配体,欢迎回家。”电子合成音从中央祭坛传来,青铜椅上的“初代镜眼”缓缓转头,仿生眼球瞳孔里流动着全球矿脉坐标,“请将第十三号适配体放入祭坛,完成‘镜眼归一’程序。”

小葡萄突然抓住林晓的手,乳牙盒在掌心发烫:“妈妈,姐姐们的项圈在响——那不是警报,是心跳声。”她指向最近的培养舱,编号“01”的女性睫毛颤动,左眼下的“01”正被珍珠色光晕吞噬,“她们的记忆在复苏。”

培养舱突然发出蜂鸣,舱门缓缓滑开,编号“01”的女性踉跄着走出,掌心没有编号,只有淡淡的铊结晶痕迹:“我……我叫苏晴,1980年出生在青海。”她望向林晓,眼中是重逢的错愕与释然,“陈墨在我们基因里留了密码,项圈碎裂时,记忆就回来了。”

林晓的手机震动,国际刑警发来基因检测报告:“所有克隆体的线粒体dNA与初代镜眼匹配度99.2%,但细胞核基因……”她的声音突然哽住,“与沈家矿商、陈墨的dNA存在序列重合。”

“我们是基因杂交体。”苏晴握住林晓的手,指尖的温度和常人无异,“沈家想用初代镜眼的铊抗性基因培育矿脉钥匙,陈墨却在我们基因里埋了自杀代码——当项圈转为珍珠形态,就是自毁程序启动。”

盐湖底突然传来齿轮转动声,中央祭坛的青铜椅缓缓升起,露出下方的金属密室。林晓看见,密室墙壁上挂满沈家五代人的合影,每张照片里的矿商手中都捧着铊结晶,而在最中央的相框里,是1966年的陈墨,左眼下的齿轮印记被墨镜刻意遮挡。

“他才是沈家矿脉计划的总设计师。”刘律师从密室取出《矿脉世袭契约》,签署日期1900年的乙方签名栏,赫然是陈墨的花体字,“1966年的污染、2001年的假死、1999年的车祸,都是为了让小葡萄成为‘活体矿脉接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