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二百九十二章 中华重工的蓄力

第二百九十二章 中华重工的蓄力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技术报每期需要刊登的内容太多了,纯技术的报告的篇幅,不但没有变少,仍然在持续的上升。

从天文到地理,从海洋到气候。

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当时丰富的天文学记载资料。

南北朝的《水经注》,这本详细的地理学资料介绍国内地理资源,地理自然灾害,农业生产的书籍。

汉朝古墓里出土的《天文气象杂占》,被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彗星图。

唐朝僧一行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

……

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中国古代最先进的天文历法回归年的精密计算为世界第一

地理类。

《法显传》又名《佛国记》,它是中国人最早以实地考察经历,根据个人的所见所闻,记载明一千年以前。

中亚、南亚,也包括部分东南亚的历史、地理、宗教的一部杰作。法显从陆路赴印度,从海路回中国。

其著作是中国现存史料中有关中印陆海交通的最早详细记录,对研究五世纪初的亚洲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诸蕃志》,赵汝适曾提举福建路市舶司,采辑大量海外资料,编撰《诸蕃志》。

此书记载了东自日本,西至东非索马里、北非摩洛哥及地中海东岸中世纪诸国的风土物产。

并记有自中国沿海至海外各国的里程及所需日期,内容丰富而具体,是研究宋代海外交通的重要文献。

《岛夷志略》

……

这些不可计量的专业书籍的作者,来自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在山东东昌府聊城。

一户举人之家,举人叫做陈德言,年龄在五十岁上下,洪武初年中举。

家中妻子已经亡故,生下过一个儿子半路夭折,后来娶了几房姨妾,想要延续血脉,可最后一无所得。

虽然三十岁中举,但明初举人的身份,在官场上还是有一定含金量的,不像明中后期。

不过此人因为无后,也就无心官场,回老家一心修行,有祖产有功名,是城中的绅士。

绅士,即拥有基层的科举头衔,秀才以上的人物,这种头衔在明朝,只可以通过考试取得。

清朝时,可以通过出钱购买,即捐生员。

这种考上了功名,却没心思去当官的人,在明朝有很多,是广泛的现象。

因为此类人生活富庶,更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

此现象层引朱元璋大怒,有人高中进士却不去做官,下旨剥夺了其功名。

但效果不大,许多人我行我素。

像陈德言,家资小富,但足够维持体面生活,功名又不算高,所以不去做官,并不担心会惹来麻烦。

就算有麻烦,也轮不到他。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因为他们所在的圈子。

北平的技术报,已经传入了山东,不少人感兴趣,会托好友从北平寄来。

有商机就有商人。

许多商人会把北平的技术报带回去各地,卖给需要的人。

这种花“巨资”买技术报的行为,是普通百姓不能理解的,他们认为是败家的行为。

这是两者生活水平决定的,产生的不理解。

买技术报的花销,是百姓一个月的开销,他们肯定是无法理解的,而对于陈德言这种人,他觉得值。

因为买技术报的钱,对他而言不值一提。

而在北平。

因为当地发行,所以技术报的价格很便宜,不少工人家庭也会购买,这是社会财富的体现。

今日。

陈德言把以前看过的技术报,又拿出来看了一遍,打发日常的无聊时间。

心中一动,想起了一篇古代绘图的书籍。

他返回书房,找到了这本书,认真翻阅后,结合书本上的内容,在自己的想法上,写了一篇新的关于绘图技术的文章。

正准备寄给北平技术报时,两名穿着中华重工工服的人,敲响了他家的大门。

家中老仆引了进来,几人落座后,一番寒暄,陈德言才知道了二人的来意。

原来技术报要拆分了。

“技术报的篇幅太多,而且刊登的内容,也偏离了技术报的名字,所以经过上级商议,最终决定拆分技术报。”

陈德言很好奇。

“这等事,为何还需要专门来通知老夫?”

两名工作人员连忙笑道。

“陈老先生可不是普通人,您在我们技术报递稿了好几篇技术文章,是我们技术报的名人,所以专门来登门告知。”

听到这个解释,陈德言非常的高兴。

虽然对他带来不了什么利益,而且技术报的稿费,也没有放在他的眼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