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桃之夭夭 (第2/2页)
“但愿如此简单……”
“殿下,三殿下来了。”宫人敲了敲门进来,站在五步远的地方行礼,又冲明容微微行礼。
“叫他直接进来吧。”叔文点了点头。
明容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把糕点咽下去:“要不昭阳还是走吧,叔元是不是有什么要紧事。”
“那是赵叔元,你又不是什么外人。”叔文有些戏谑地看着她笑,明容撇撇嘴,无奈地低下头去,“再者,咱们饭还没吃呢。”
片刻,叔元大步迈进来,同二人见礼,他一身白衣,绣金色云纹,头发高高束起,很是个少年郎的模样。
“你吃过饭了吗?”叔文问道。
叔元摇摇头:“还没吃过。”
叔文看了一眼明容,笑道:“你们二人倒是一样,是不是都来我这里蹭饭。”
明容反驳道:“明明是咱们想殿下了,来同殿下一起用膳,怎么就是蹭饭了,殿下何必说得这样难听。”
叔元也温声道:“我听闻明容在大哥这里,便不请自来了,想着也刚到饭点的时候,明容必然是空着肚子就来了,肯定要在大哥这里吃饭。”
叔文被他俩你一眼我一语的逗得发笑。
“你倒是把昭阳拿捏得紧。”叔文站起来,在叔元的肩膀上拍了拍。
想来他们日后成亲,必也是琴瑟和鸣。叔文转念又想到自己的婚事,正不知路在何方,眼神又慢慢黯淡下去。
叔元察觉到他的变化,像突然想起来似的,道:“方才我进来时,已看见宫人在外头布菜了,不如咱们先出去吧,也省的他们再来叫,一来一回的饭菜也闷了。”
明容表示赞成:“殿下宫里的菜做得那样好,闷久了就可惜了,咱们还是快去吧。”说着她擦了擦嘴,从榻上跳下来。
三人于是往外走,叔文感叹道:“你们要吃好的,这长安城里除了宣明酒肆,便是叔慈的宅邸上,他从小就爱捣鼓享乐之事,住出去了更是没有父皇整天耳提面命,一门心思便花在这些事上了。”
“说到宣明酒肆……”叔元摸着下巴。
明容抬头看向他,不知从何时起,自己已需要抬头看赵叔元了。真是的,明明小时候自己比他高半个头呢!
“宣明酒肆这些年在长安突然就声名鹊起的,我也曾去过几次,有些时新菜真是从未见过,既非大梁的菜式,也不似西域传来,味道也很好,店家真是用了心的。”
明容语调里难掩得意:“大梁疆域辽阔,不同菜系自有其特色,只是有时缺了些食材和佐料的融合,烹饪手法上也需创新,想来店家也是想到了这一点。”
“看来昭阳也在这方面颇有造诣?以后不知谁能享到这个福气了。”叔文笑着瞥了一眼叔元,叔元一脸似笑非笑。
明容摆手道:“这倒算不上,只是我阿爷素来重视口腹之欲,因此才有些了解。”
不然开什么不好,当年徐照朴非得让她开个酒肆。虽说酒肆固然容易传递消息,可当徐照朴跟她凑在一起研究宣明酒肆的菜谱时,明容就知道徐老爷肯定夹带私货了。
“确实,父皇每次要宴请忠勇侯,在饮食上一定是严格把关,生怕你阿爷吃了不满意。”
“嘿嘿,说笑了说笑了。”明容团团作揖。
三人到厅上落座,宫人颇有些意外,怎么还没去传人便来了,赶紧张罗着上去布菜。
“我在东宫待的烦闷,多亏你们过来了。”
叔文倒了一杯酪浆,举起来敬他们,明容和叔元忙放下筷子,也把杯子举起来。
“大哥前两日身子不好,我也没能来看你。”叔元歉疚道。
叔文苦笑一声:“我自己闭了东宫的门,难道你还能翻墙进来不成?”
明容眼尖地发现叔元的眼神有些闪躲,顿时一惊。
难不成这小子真会翻宫墙不成?!这么高!
明容:“大哥在外替殿下分忧,昭阳见他这几日形容憔悴,总不好自己一个人在家里享乐,这不是就进宫来瞧瞧殿下了。”
提及光舟,叔文感慨道:“你们兄妹二人也是实诚人,我前些日子卧病,他也不听劝,一个人东奔西走的。改日我要好好谢谢他。”
“殿下若不嫌弃,昭阳以后也常来东宫找你玩。”明容笑道。
叔元瞟了她一下,低下头默默吃菜。
三人又聊了些宫里宫外的趣事,一顿饭便吃完了,之后又到后院里走了走,喝了会儿茶吃了些点心,明容和叔元便起身告辞。
叔文叫宫人拿了几盒上好的药材和一些兵刃宝贝,叫明容带回去给光舟。
出了东宫的门,叔元看了一眼后面跟着的宫人,犹豫再三,摆摆手示意他们停下,自己拉着明容,快步走到前面的门后,把明容拉到角落里。
“你做什么?”
少见他这样冒冒失失的,明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懵懵地看着赵叔元。
“我……”赵叔元有些艰涩地开口,一时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好一顿抓耳挠腮。
明容想着他又是想送什么东西或是有什么要紧话想说,踮起脚,一手伸到他背后给他顺了顺。
“你别急,有什么话慢慢说。”
叔元突然一把捏住她的两个胳膊,明容被她一吓,瞪着他不知道做什么。
“你放心,明容,你放心。”
赵叔元憋了半晌,磕磕绊绊挤出来这么几个字。
明容以为他是说太子的事情,绽出一个笑容:“太子殿下福泽深厚,此番必能化险为夷,我有什么好担心的。”
“我不是说这个。”叔元有些急了,手上的力气大了些,见明容吃痛,他赶紧松开,两手背在身后,偷偷搓了搓,女孩子柔软的触感还留在手上。
他跺了一下脚,似是发泄对自己的懊恼,然后缴械投降,只能道:“罢了,你走吧。”
说完便拔腿就跑,一溜烟便跑没影了,留明容一个人在原地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