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 第13章 美人灯下吹玉笛

第13章 美人灯下吹玉笛 (第2/2页)

赵辉想了想道:“历来中国,心腹大患都在北方。秦时有匈奴,汉朝灭之。可等到了唐朝,又有突厥肆虐。等到了宋朝,又先后有契丹、金、蒙古此消彼长。可见,草原上的鞑子如同野草一般,是杀之不尽的。”

太子不由得点点头,心说赵辉不赖啊,看来还读过史书。

东宫属官们也是暗暗点头,纷纷觉得这个袭职的千户也不是纯靠祖宗恩荫的不学无术之辈,不可小视。

太子来了兴致,追问道:“那你又如何笃定皇上会出兵呢?”

赵辉微笑道:“臣如此鲁钝,尚且能看清此事,陛下雄才伟略,远超下臣。我中国之民欲享安乐,我汉军非得追亡逐北、勒石燕然不可。”

太子暗暗点了点头,父亲打了一辈子仗,不把蒙古人打趴下才怪。

太子不由得生出了请教之心,虚心求问:“皇上身边总有小人进谗言,孤该如何是好?”

赵辉心说这是送命题啊,皇上身边的小人还能有谁,不就是你那亲兄弟么。

这能咋办?总不能起兵造反吧?挨骂了就乖乖受着吧,朱老四也没几年活头了。

“做好自己便是了,陛下圣明烛照,会知道殿下的仁孝之心的。”赵辉只好说了句场面话搪塞了过去。

太子也没追问,对赵辉还是挺满意的,他对着屏风后面咳嗽了一声。

顿了一会,屏风后响起了茶杯盖碰击茶杯的声音。

“叮!”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屏风后面还藏着人哩。

赵辉猜测应该是宝庆公主,估计在屏风后偷看自己。

太子听到后面给的暗号,忙笑道:“卿文武兼通,相貌不凡。相信你也早知晓了,皇上打算让你尚宝庆公主。”

赵辉慌忙跪下谢道:“臣叩谢天恩。”

听说明朝驸马没有实职,工资照领,待遇丰厚,这不是一等一的躺平铁饭碗么?

太子笑道:“不忙谢恩,孤这一关你算是过了,待我上奏皇上,由皇上定夺。你先回吧。”

赵辉只好告退。

等到众人都走了,屏风后才款款走出来一位俏丽的美妇人——不是宝庆,而是太子妃张氏。

太子笑问:“看来你也觉得不错喽?”

太子妃笑道:“才貌双全,当是小姑姑的良配。”

夫妻两人年龄比小姑姑宝庆公主大了十几岁,却在给姑姑选夫婿,着实有趣。

“小姑姑怎么不亲自来看看?”太子笑问。

“她说,父母之命,媒妁之约,父死从兄,请皇上给他作主就行了。”

太子道:“她倒是通透。”

过了一会,太子又道:“那这事就上奏父皇了,由父皇定夺了,要是父皇没意见,就定下来了。”

过了有半个月,赵辉突然收到了朱棣的圣旨,命他“上京陛见”,这里的“京”指的是北京,靖难后朱棣已将北平改为北京。

“我去,这么远,我腿着去吗?”赵辉暗叹。

到这时候,这事瞒不住了。家里人这才知道,原来朱棣打算把公主许配给赵辉。

这下子全家人都激动不已。

这可是跟天家联姻啊,祖坟冒青烟,啊呸,简直是祖坟爆炸了啊。

赵辉笑着摆手道:“这还没定下来呢,皇上只是召见我,当不当得成驸马还两说。”

即便如此,家人们都觉着与有荣焉。

平日里,小小的千户官哪有资格单独被召见?

但赵辉的话竟然一语成谶了,朱棣不仅是想看他行不行,还想看他是不是最行的那一个。

他面前已有三个“备胎”,统统都是勋贵子弟。

有成国公朱勇胞弟朱毅、徐达的孙子徐景盛、安远侯柳升的儿子柳溥。

这些人,论起家世来,当然能把赵辉压死。但朱棣偏要让赵辉跑一趟,和这些勋贵子弟比一比,一较高下,看到底是谁最适合当这个驸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