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一段楼梯 > 第172章 狠狠地打一个问号

第172章 狠狠地打一个问号 (第2/2页)

如果从金钱的角度看,和金矿相比,它太少太少了。

如果从见识的角度看,和端盘子相比,在他的身上可以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她为什么从来都视而不见呢?她真的是目光短浅。

如果从情感的角度看,面对自己非常非常喜欢的如意少年郎,她竟然都可以那样冷冰冰地谈恋爱?

他当时只是微皱了一下眉头。而现在,她觉得他真应该狠狠地给她一个巴掌,将她打醒。并且说:“郗湘潇,你真蠢啊!”多少句国骂,也表达不了他的心情!

他的心中,究竟是怎样的万马奔腾?他居然并没有发怒,他是有多好的教养啊。把他教得那样好,他的母亲是多么地伟大啊!

她处理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差的。工资肯定是要领的,但是她可不可以不在不恰当的时候当着他的面对他说?挑个合适的时机悄悄地就下去把它领了。

这不是在说谎,而是在考虑对方的感受。

这些,都只有当她自己跳出来了的时候,在职场上经历了的时候,才知道的啊。真的是如他所说,“不是我不跟你说话”,而是“我所说的,你听不懂”啊。

她不是不可以问山洞,问茶叶。而是明明看见他都不高兴了,她还要披头盖脸,不顾一切地去问。她完全可以避一避他的锋芒,换个时间再问。那些是可以问,也可以不问,也并不是非问不可的问题。

见过了宇宙,连地球都是渺小的。见过了鄱阳湖的波澜壮阔,邛海确实有点太小里小气。但是邛海虽然只有鄱阳湖的100分之1,它也用它的宁静与丰饶,它也已经尽了它自己的最大努力,养育了一方人民。

而不应妄自菲薄。

她一直以为,自己是在和一个二十岁的人谈恋爱,但是他的心理年龄却已经是三十岁了。

他初三时背《岳阳楼记》,他会模仿古人,将它竖着书写在墙上,在背诵的同时将自己代入进去。第一遍读懂,第二遍背诵,第三遍就已经熟记于心了。他那时不过十一二岁。

十年过去,他依旧能够记忆如新。他从小就目的性明确,他从小就目标感很强。这样的文章,再适合他不过。

她小学三年级背《神笔马良》,很长很长的课文。第一遍读懂,第二遍背诵,第三遍就已经能够把标点符号都一个也不漏地背下来了。

可是十年过去,她除了记得那篇课文好像写的是一个画画的神童,神仙送给他一支笔以外,什么都不记得了。她的性格,倒是和那样漫无边际的神话故事,很合贴。

李白写《望庐山瀑布》,尚且还需要几个必要条件:日照,香炉,紫烟。遥看,瀑布,山川。

而像她们这样的人,完全就不需要任何具体的物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任何条件之下,都可以做白日梦。只是可惜的是,文采却不太好,写不出那样的精彩绝仑。

她和绝大多数小孩一样不喜欢动手,也不知道要去动手,更不会把它写在墙上。即便是稍稍动手,小女孩子的墙上,永远都只有各种各样人见人爱,各朝各代的美女。

在“三十岁的他”眼里,她就像一个九岁的小女孩一样,不停地在问着十万个为什么。这恋爱,怎么谈得下去?

而且,她自己也并不知道,她在欣赏他的成熟干练的时候,她是在欣赏他的三十岁。但是她仅仅只是欣赏而已,她从来就没有想过,她也从来不曾知道,要怎样去和一个那么老的人谈恋爱。

如果他一直都是三十岁,也还好。至少感情把握更成熟,自控力更好。但是,却并不是。

他是一会儿三十岁,一会儿二十岁。

他看问题老气横秋,是三十岁。他之所以接受不了她的幼稚,是三十岁。他之所以喜欢她,他之所以渴望纯洁的爱,而不是觉得无所渭,却是二十岁。

因此,他介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他时喜时怒,让人捉摸不透。

这也恰恰说明了:他对自己也不是完全满意的,他希望成为那个,更强大更成熟更有作为的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