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心灵的赎还之路 > 第31章 财富涌动

第31章 财富涌动 (第2/2页)

有一回,夜幕刚刚降临,村里的几盏路灯不知为何突然坏了,昏暗的道路给村民出行带来了不便。王大爷正准备出门散步,看到这情况,他不慌不忙地从兜里掏出手机,打开村务 App,对着路灯拍了几张照片,然后熟练地在输入框里附上一段文字说明情况,点击发送。不到半小时,维修人员就接到通知,迅速带着工具赶到现场,凭借着专业技能,很快就修好了路灯。王大爷逢人便竖起大拇指夸赞:“这数字治理就是好啊!以前要是遇到这种事儿,我得摸黑跑老远找人反映,还不知道啥时候能修好。现在可倒好,手指一点,事儿就办了,真方便,这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儿了。”

数字乡村治理的推行,让家乡如同踏上了智能生活的快车道,村子的管理变得更加高效,村民们的满意度也大幅提升,为家乡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家乡,这片承载着无数记忆与情感的土地,有着悠久而璀璨的传统手工艺历史。那些精美的竹编、栩栩如生的木雕、细腻灵动的刺绣等,无一不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曾经闪耀在岁月的长河之中,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然而,随着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现代化的浪潮汹涌袭来,这些古老而珍贵的技艺却如同濒危的花朵,面临着失传的严峻风险。

陈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些手艺就像是家乡的灵魂印记,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在岁月中消逝。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打造一个传承技艺工坊,为这些古老技艺搭建一个重生的舞台,让它们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他不辞辛劳,一家一户地走访,终于找到村里几位手艺精湛、在各自领域堪称大师的老师傅,还有一些对传统手工艺心怀热爱、充满潜力的年轻手艺人。这一天,大家齐聚在村里那座充满历史韵味的祠堂里,阳光透过古老的雕花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陈念站在祠堂中央,神情诚恳而庄重,他环顾着四周的众人,开口说道:“各位师傅、年轻人们,咱们家乡的这些老手艺,那可是祖宗一代代传下来的宝贝啊,承载着咱们的历史、文化和乡愁,可不能就这么断了根。我想着建一个工坊,把大家聚在一起,一方面,让年轻人能有机会跟着老师傅们踏踏实实地学习手艺,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另一方面,咱们齐心协力,把这些凝聚着匠心的手工艺品推向市场,让它们被更多人看到、认可,创造经济效益,大家觉得咋样?”

竹编老师傅刘爷爷坐在一把陈旧却擦拭得干干净净的椅子上,听到陈念的话,他缓缓抬起手,摸了摸胡须,长叹一声,满是无奈与惋惜地说:“念娃子,你的心意我懂,我这一辈子都扑在竹编上了,又怎么舍得它就这么没了呢。可你看看现在的年轻人,都爱往外跑,去大城市追求那些新鲜玩意儿,没人愿意学这吃苦又不赚钱的活儿啊,我这心里急啊,可也没办法。”

年轻手艺人小孙坐在一旁,听到刘爷爷的话,微微皱眉,他心中有着不同的想法,忍不住反驳道:“刘爷爷,不是我们不想学,是以前咱们没个像样的平台,做出来的东西也没销路,就算学了,也不知道咋用,总不能让我们饿着肚子守着手艺吧。要是现在有了工坊,有了稳定的市场,我第一个报名,我从小就喜欢竹编,做梦都想把这门手艺发扬光大。”

陈念听了两人的话,心中感慨万千,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赞同地说:“小孙说得对,这也是我考虑的重点。工坊成立后,我会想尽一切办法联系各大电商平台,让咱们的手工艺品能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走向世界;还会积极参加线下展销会,把咱们的宝贝展示在更多人面前。另外,咱们还会请专业的设计师,结合现代的审美潮流,帮咱们改良手工艺品,让它们既保留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人的口味,这样就能更受欢迎,不愁卖不出去。”

说干就干,在陈念的精心筹备下,传承技艺工坊很快就运作起来了。老师傅们毫无保留地悉心传授,年轻人如饥似渴地用心学习,每一个细节、每一道工序都倾注着他们的心血。在这一老一少的默契配合下,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品应运而生,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在一次备受瞩目的省级手工艺品展览会上,村里的木雕作品《乡村新貌》惊艳亮相。这件作品以家乡的新变化为主题,运用精湛的木雕技艺,将现代建筑与自然风光完美融合,展现了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一时间,它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人们纷纷驻足欣赏,赞叹不已。一位资深的收藏家当场被这件作品深深打动,他激动地走上前,出价数万元购买,眼中满是欣赏与喜爱,他感慨地说:“这木雕太有灵魂了,传统技艺与现代主题完美融合,每一刀每一刻都仿佛在诉说着乡村的故事,展现了乡村振兴的活力,太值了!”

传承技艺工坊的成功,不仅留住了即将失传的手艺,更让家乡因这份匠心独运而声名远扬,为家乡的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家乡一张亮丽的新名片。

夕阳西下,天边被染成了一片绚丽夺目的橙红色,宛如一幅天然的油画。余晖温柔地洒在焕然一新的村庄上,给每一栋房屋、每一条道路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陈念静静地站在村口,微风轻轻拂过他的脸庞,他的目光饱含深情,望着眼前这如诗如画的景致,心中如同被点燃的火焰,满是憧憬与希望。

此时,陈伟、小梅和陈萍也像是被这美景召唤,脚步轻盈地来到他身边。他们一同静静地欣赏着家乡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眼中闪烁着激动与惊叹的泪光。

陈伟微微仰头,深深地吸了一口带着泥土芬芳的空气,感慨道:“儿子,你看看咱家乡,现在是要啥有啥,农业强了,靠生态打出了一片新天地;管理智能了,数字治理让村子井井有条;老手艺也活了,传承技艺工坊让咱们的传统文化大放光彩。你这一路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我这心里别提多骄傲了。”

小梅站在一旁,眼眶湿润,她轻轻抬手,擦拭着眼角的泪花,轻声说:“是啊,乡亲们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孩子们也有了盼头,咱们这一路的辛苦都值了,多亏了你啊。要是没有你带着大家往前冲,咱们哪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陈念转过身,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远方的山峦在余晖中勾勒出起伏的轮廓,仿佛是家乡未来发展的蓝图。他仿佛看到了家乡更灿烂的明天:“爸妈,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这只是个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要我们继续携手同行,不断创新,我相信家乡一定会成为人人向往的幸福家园,我们一起加油!”

一家人紧紧相拥,彼此的心跳声交织在一起,他们的背后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家乡,面前是无限可能的未来。他们知道,只要团结奋进,家乡的故事将永远书写下去,每一个新的篇章都会更加精彩,他们将是这精彩故事的创造者与见证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