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重生穷小子财富自由之路 > 第一百一十七章 老仿老古钱币

第一百一十七章 老仿老古钱币 (第2/2页)

又抓起一把黏土,在拨离的土时候,这次他发现了一摞叠在一起的十个筒子钱,黄蓄拿起筒子钱看了一下,两面上分别是一枚顺治通宝跟一枚小天启通宝。

他把这摞筒子钱也放到了碗里,然后继续分离黏土里面的钱币。

“得壹元宝?还有这钱币?这运气也太好了吧!”当黄蓄又刮开了一个钱币的时候,他心跳突然不受控制的加快了。

“刚才还发现了一个顺天元宝,现在又出现了得壹元宝,这下顺天得壹都有了。”黄蓄想到。

他把这枚得壹元宝拿在手里仔细的查看了一下后,感觉这枚钱币不够真,为啥说不够真,因为从钱币的整体来看,年代感不足。

“估计应该是民国时期仿制的,是老仿老。”黄蓄想到。

所谓的老仿老,顾名思义就是以前的人仿制的以前的真品。

老仿老的东西,不仅仅是钱币,还有其它的,比如说字画,有一些书画家,比如说清代的,他仿画明朝的着名画家的一些书画,或者更早之前的一些书画,在现在的人看来,这就是老仿老。

又比如说瓷器,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仿制的明朝时期的一些瓷器,这些也是老仿老。

其实收藏不仅仅只是现代的人有一些人会喜欢,在古代一样有人喜欢收藏前朝人的一些东西。

就拿皇帝来说,古代有很多帝王热衷于收藏。比如说下面的四位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喜欢收藏的皇帝。

第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酷爱收藏王羲之的字画,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据说当年,他为了得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还用上了“行骗”的手段。(具体的行骗手段,大家可以查看一些网上的信息,有叙说。)

在临死前,李世民还不忘叮嘱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要将《兰亭集序》随葬昭陵,直接应了那句歌词“死了都要爱”。

也有传言说,他的儿子唐高宗也喜欢《兰亭集序》,后来使用了调包计,将真迹与他自己一同埋入了唐乾陵。

不过,不管真相如何,真正的《兰亭集序》已经看不到了。

第二个是周世宗柴荣,他因喜欢瓷器,自创柴窑。

不过因为只烧制皇帝柴荣自用,估计数量极为稀少,所以至今都未发现确切的柴窑瓷器实物及其窑址,其制作工艺已经失传。

第三个是宋徽宗,他不仅书画双绝,而且还特别喜欢收藏。

宋徽宗在位期间,广收历代的书画、青铜器和瓷器等藏品,还根据他收藏的那些藏品编写成了《宣和书谱》、《宣和书画》和《宣和博古图》三本书。

在书画当中,宋徽宗特别喜欢花鸟画,仅仅一本《宣和画谱》,就记录了他收藏的花鸟画2700多幅,可见他收藏之多!

第四个是乾隆皇帝。

乾隆在位60年时间,收藏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我们今天去京城或者台北的故宫博物院,里面展示的大大小小的传世珍品,很多都是他曾经收藏的。

乾隆皇帝不仅重视收藏,还对宫中的藏品进行了整理、登记,为后世的收藏,文物保管做出了贡献。

除了这四位皇帝,还有南唐后主李煜,金章宗完颜璟等。

其中金章宗还是位造假能手,他善于模仿,他模仿宋徽宗的“瘦金体”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当然,除了这些皇帝喜欢收藏,民间喜欢收藏的官员,富商,以及一些民众的数量更多。

就拿近一点的来说,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曾捐出很多价值极大的藏品,一生酷爱收藏。

启功更是称张伯驹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

又清理了一些黏土里面的钱币后,黄蓄看了一下时间,已经快九点五十了。

他就把这些整理出来的钱币放在了睡觉的床下面,把那些袋子里面没有清理完的又重新放在了房间的墙边上。

然后洗了个手,黄蓄就出门锁好房门,骑上偏三轮去黄宇那边了。

“哥!你过来了!”黄蓄到的时候,黄宇放下手里看的科目一书对黄蓄说道。

“嗯!很晚了,早点休息,书明天再看!”黄蓄说道。

接着他们都去洗漱了一下,就躺下睡觉了。

【新书月票榜持续冲榜中!大家有票的可以支持一下,月票,推荐票都行,感谢所有支持的朋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